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什么事都加上一个【无】字

慧律法师  2011/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教你一个大智慧,一个无上的法门,一个字,你什么事都挂上一个“无”字,记住!无就是不执着的意思。你回去碰到一些是非,你就告诉自己,无所谓的是,也无所谓的非,是非都是人定出来的,知道吗?你碰到人家骂你,四大皆空,五蕴无我,无!没有所谓侮辱我的事。今天你做善事布施,布施了一了百了,无!加一个无字,没有所谓的布施一了百了的事。为什么?一切因缘法不可得,求其自性,了不可得。百年后这个全部没有,全部消灭。

你今天贫穷,你告诉自己没有所谓的贫穷;你很富有,加一个无,没有所谓的富有;你很健康,加一个无;你很病苦,你也不必苦恼,没有所谓得病苦。这叫作空一切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当下不生不灭,就是我们未来的面目。你就马上进入涅槃。所以,既不高傲,也不自卑,无所谓的大,无所谓的小,无所谓的是,无所谓的非,无所谓的对,无所谓的错。保持一个觉悟清醒的心,那就是空一切法,就是无!

碰到一切好的不执着,碰到人家跟你计较,你今天吃亏,没有所谓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你今天占便宜,有一天人家就会来报复你,你今天什么都要赢,有一天你就必须吃尽苦头。有一个无,你想想看,世间的修养就够了。出世间的法就觉悟了,在这个世间,能够空,那么求生极乐世界,就在一念之间。我们有了无常、苦、空,还要有个大菩萨的精神,就是无我!无我就是不自私。同学们,师父教你一个伟大的思想:你什么事情都不要考虑到“我”,先考虑整个佛教,整个团体,大无我的精神!你任何事情都不要顾虑到自己,你的烦恼就少,为什么?你没有时间来自私,没有自私,处处考虑别人,你的烦恼就没有。烦恼从那里来?从一个“我”开始。什么你今天怎么对我不满,我受尽委屈。无我,你烦恼什么?处处为别人着想,牺牲奉献,你想想看,你的烦恼怎么会多呢?根本不可能。

所以第二个要发觉悟心,要彻底的觉悟这个世界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运用这个智慧在世间,哇!无往不利!

节录自《谈初发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你会相信吗?也许年老的人或者面...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净土法门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

星云大师《五分钟热度》

五分钟的热度,这是耻笑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才有了开...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什么叫如来

问: 什么叫如来? 慧律法师答: 如来就是佛,佛就是...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

鬼道的十类

在《楞严经》的思想,是地狱受报以后,转为鬼道继续受...

【佛教词典】越毗尼

(术语)违越毗尼即戒律也,如真言所言越法罪或越三昧...

【佛教词典】三转法轮经

(经名)佛说三转法轮经,一卷,唐义净译。佛,于鹿野...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

智慧资粮比福德更重要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学会忘记,留一份淡泊给自己

人生如戏,为了生存,为了理想,为了情缘,每个人都在...

【推荐】以杀生为业的因果报应实例

想说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观音灵感录》中有一个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忘了关门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