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  2013/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念佛时完全放松,思想就散乱,如不放松用力看着佛号似乎易造成紧张,或过度后老有紧张感,很累,自己下一次甚至都害怕念了。有时候想采取中道,却把握不住。不是跑得没影了,就是紧张得过度了。请问如何把握?或用什么方法把握才好?

大安法师答:这是涉及到念佛的方法问题。我们一念佛可能会就面临着内心的散乱。首先你要用平常心来认知,我们凡夫的心都是心猿意马的,都是散乱的。你把他看成平常的情况,在这个散乱的心里面,你不要注意你的散乱,注意你的佛号,自己把佛号念清楚,自己把佛号听清楚。

如果这个心还要跑,你再用印祖的十念记数法,念一句佛号心里记一、念一句佛号记二、一直记到十再倒过来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你这记数是在意地里面计,但不妨碍你去念佛。你去尝试,你现在的心这么散乱,又这么紧张,那说明你平时就是一个很急躁的性格。

学佛之人一定要平和下来了,讲话要慢慢讲,走路要慢慢走,要放慢一点节奏。我们有时候到工厂去,我发现他们走路都走得很快,那个厂领导有时跟我们一起走都很不自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慢慢走,他们讲究效率,走路向前冲,速度很快。我们走慢一点,我们的佛号就不至于漂的太远,这一定要注意。

但平时你在单位上,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也是没有办法,好像从上到下都在认可一种价值观念,就是所谓的“忙”。有事他也忙、没有事他也忙。好像不忙就对不起上下级,对不起这个时间。这就整个的把我们的心性搞的越来越散乱。但是你在学佛作功课的时候一定要闲下来,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去牵挂他,就好好的安住在这个佛号当中做功夫。你只要在散乱、妄念堆里面抓住这句佛号,慢慢地就会天高云淡,显出一轮朝日。慢慢来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东林佛号起妄念昏沉如何对治

问: 在念东林佛号时由于每两句佛号之间的停顿时间较...

【推荐】有婚外情该怎么办

问: 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该怎...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问: 在家居士在特殊的条件下可以为一些动物做一些简单...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受过三皈五戒的居士可以拜神吗

问: 我们潮汕人,每年年末家家都要拜天公及帝释天神,...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念佛有何窍门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受菩萨戒的好处

你能求戒,得戒体,就能有相当的把握让你不去犯戒。如...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

四土里面分净秽

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

【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

【佛教词典】经典

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以文...

【佛教词典】矩奢揭罗补罗

(地名)Ku?āgārapura,城名。在摩揭陀国之中央,频...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

圣严法师《理直气「和」》

有近来发生许多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情绪失控...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

证严法师:离欲、精进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

1 打扫心灵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 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子女必看)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们受戒,就要以戒为师。一个人,今后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