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宗的特质与地位

大安法师  2013/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宗的特质与地位

释迦本师以大悲愿力由法身垂迹,惊入三界火宅之门,于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哀愍众生,随机施教,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拔除众生无始轮转生死苦海之本因,济度安顿众生于极乐彼岸,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追溯一代时教的演化,释尊于菩提树下成道后,三七日为界外菩萨大士及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等,称性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各各领解得益;其上德声闻如舍利弗、目犍连等,十信位及信前的积行菩萨,如聋如盲,杜视绝听。尔时,释尊观察阎浮提众生根机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著世法,无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乐。”

是时,大梵天王与帝释等,恭敬礼请释尊为众生转法轮:“幸以法光,除诸暗冥,唯佛大慈,不舍本愿,如师子吼,如大雷震,为众生故,转于法轮。”如是三次祈请。释尊哀愍利益安乐无量诸众生故,默然受请,入定观机,乃往波罗奈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初转法轮。释尊随顺众生种种根性,应病投药,权立化城,黄叶止啼。阿含时先为三界内钝根众生宣说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的三乘权法;复经方等时的弹呵小乘,褒美大乘,般若时淘汰凡夫执情,四十余年,至法华会上,众生根机渐熟,方得开权显实,会三乘权法归一乘佛法。法华会上一切声闻悉皆授记作佛。佛的一代时教,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循善诱,苦口婆心。

而于其中,以大悲愍心宣说念佛法门,不论上根劣智,无烦方等弹呵,以及般若淘汰,只要信愿持名,即得蒙阿弥陀佛愿力,往生安养莲邦。一得往生,便得不退转位(阿鞞跋致)。不必次第断惑,不必功行圆满,乘佛愿力,疾登极乐彼岸。喻如小吏顿授高官,寒士现膺爵禄。此乃阿弥陀佛惠予众生之殊恩,吾人当知恩报德。

修习念佛法门,首需明宗得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乃释迦本师于娑婆五浊恶世所得到的成佛之法。名号具足万德,义理境界冲深。今以此名号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此乃释尊同体大慈悲心之所然。阿弥陀佛名号乃法藏菩萨亲证之理境。无量光(真实智慧)、无量寿(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即是一真法界,亦即是吾人本具的性德。阿弥陀佛名号的建立,不离众生介尔一念,而西方极乐世界全体是涅槃体相用之彰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弥陀名号即是佛心,即是无上深妙禅。六字洪名之性相事理境界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具足大乘圆顿佛法之奥藏秘髓,彰显十方诸佛悲愍拯济众生之妙德。置身五浊恶世的我等众生,唯赖阿弥陀佛名号度脱生死湍流。弥陀名号的体相德用,若广称述,旷劫难尽,赞莫能穷。

那么,净宗在佛的一代时教中,占据何等地位呢?众所周知,《华严经》与《法华经》乃一乘圆教。《华严经》公认为众经之王,然其归根结穴在于《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的归根结穴又在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可见《华严》与净土渊源甚深。《法华经》有偈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净宗专示持名念佛,往生彼土必得成佛。有鉴于此,蕅益大师赞云:“《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弥陀要解》)意谓《华严经》的全圆,《法华经》的纯圆,这二部大乘圆顿经典的奥藏与秘髓,皆不出此净宗念佛法门之外,证知净宗乃圆顿之教。

且《华严》与《法华》圆顿而不方便,钝根众生难以下手进修;而净土法门既圆顿又方便,只要持名念佛,即可成办道业。“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莲池大师语),意为:吾人能持名的一念,契入弥陀愿海,便可顿然超越因地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功行;所执持的南无阿弥陀佛片言,便可与观音势至、普贤文殊等诸大菩萨的德慧齐等,把手同行。可见净土法门方便而究竟,简单而圆顿,诚为稀有难得。一句阿弥陀佛,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乃三藏十二部之大总持法门,甚深难信,不可思议。

综上所述,净宗在佛的一代时教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教理了义乃一大藏教义之总持,其修行证果乃三乘佛法之归宿。诚如印光大师所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吾人如能深契净宗在佛教中的核心地位,便能增上念佛求生净土的信念,亦可增上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续佛慧命之神圣使命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船翻沉,靠念佛奇迹般生还

我叫陈兆启,31岁,家住辽宁省庄河市兴达街,在蔬菜批...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喝药酒和鸡蛋牛奶是不是破戒

问: 居士修行如果有时一身痛,吃一点药酒是不是破戒?...

【佛教词典】色处

【色处】 p0565   俱舍论一卷六页云:论曰:言色二者...

【佛教词典】宝庆寺

位于陕西西安府咸宁县。寺中有宝塔一座,塔中藏有唐朝...

佛教对「食」的定义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

何谓「四种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印顺大和尚:师父圆寂日正是12年前带我出家时

师父,我来了昨日21时,印顺来到弘法寺后山本焕长老化...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身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推荐】怎么理解「业力先牵」与「十念往生」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