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大安法师  2014/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是高道德的一个刹土,因为那边没有生存的压力,想要什么有什么。现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为什么道德水平每况愈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做不到应念而至。我们得点粮食——非常辛苦地耕种;我们得点衣服——也非常辛苦地来织;搞点房子住,一辈子要为银行做房奴——要贷款:得到一点资生用具很难。随着人口的增多,生存资源的越来越匮乏,这种相互的竞争加剧,这种福报就越来越低。

于是为了获得这些资生用具——因为这是众生的外命,他离开这些,自身生活不下去,所以他一定要不择手段地获得这些所谓的生存资源。那在这个情况下,他就不择手段了,就不讲情面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啦。你看世间人为了一点利益,那种相互斗争的格局真是看着非常的害怕,无非就是为了这些吃喝住行、饮食男女的东西嘛!但是他处在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由于生存资源太难得到了,他又必须得到。

这里面竞争的残酷性就来得非常的激烈,于是你跟他讲道德,讲退让,那都是很难的。原来我在学校也讲过一些《论语》课,那学生就公然来质疑我。他说:“老师,你讲的这些倒不错,但是这是一个市场竞争的时代,如果我们都像孔子《论语》所讲的那个样,那我怎么活呢?那我不要跳楼吗?”他就认为:你这套东西在竞争的时代是不可用的。他又没有因果的观念,因为现在的教育它就是吃不得亏,就是要得到、发展,它没有谦让的概念——我们传统的国学有,现在很少有,所以这就是导致了我们道德水平日益低下的一个客观因素。

那从中看到,要改变这个状况,在这个世界很难。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给我们施设的一个净土,就是让我们没有任何生存上的压力,于是人和人之间不在这个物质层面、享乐层面去竞争。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人都是在道业上相互欢喜,劝谏,帮助,这可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刹土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8愿)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

阿弥陀佛光明的力用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

【佛教词典】随文作释

(术语)作经论释时,作玄义即总论,付后文句释之。所...

【佛教词典】瞿沙

(人名)Gho?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推荐】简单施食仪轨与施食功德

佛在经上说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童男、童女...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

不随妄转,心常觉照,安住真如

修《楞严经》的人就是,我不随你阿赖耶识而转,我安住...

寻找真正的快乐

这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对众比丘们提起过...

圣严法师:真的放下了吗

很多人常说:「我早就已经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

只有坚志力行,方能成就大器

《禅林宝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舒州(今安...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