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大安法师  2015/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如果有众生不孝顺父母,就是日常生活不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恩德,不能让父母欢心,常常忤逆父母,不听话,让父母烦恼,甚至到达杀害父母的程度,那这样就是犯了逆罪。要知道,在这个世间对众生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父母的生育之恩,昊天罔极啊,你不仅不报恩,反而要忤逆父母,不孝父母,乃至于杀害父母,那这种罪行一定会堕到无间地狱。在无间地狱,时间非常久远,千万亿劫想从地狱出来都遥遥无期。

第二种,就是不恭敬三宝。如果有众生出佛身血,这也是五种逆罪之一。当然现在佛不在,已经灭度了,出佛身血这个事情也是不可能出现,在佛在世的时候,只有提婆达多有这么一个罪行。诽谤三宝,这是末法的众生常常犯的,认为佛法僧三宝不存在,虚幻的,也不能作用于众生。对经典不恭敬。这不恭敬经典的情况很多,或者用污秽的手去拿经,或者把经典随便放到杂书里面,或者把经典一拿就揣在裤子的口袋里面等等,这都是不恭敬经典。那这样,就是不恭敬三宝的罪行,也会堕到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第三种,就是侵损常住。这是指十方寺院的十方常住物,如果有众生,以他的权势或者这个强盗的恶劣行为,来明目张胆地抢劫常住的东西、财物。玷污僧尼就是,本来比丘、比丘尼是修道之人,修清净梵行,但有一类恶劣的人,就引诱、破坏僧尼的梵行,这个罪过很重。所以居士面对异性的出家人,应该要保持高度的清净,护持他的道心和梵行。如果你以这个贪欲之心,玷污了僧尼,那这个问题就要下无间地狱了。还有的人不注意,在寺院、僧伽蓝内来恣行淫欲。或者在寺院里面,杀鸡捕鱼,就是杀生,那这样的行为,都是要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第四种,就是指破戒的人。如果有众生表面像一个出家人,实际上内心不是出家人,破戒了,而用常住之物,就是破用常住。本来信众做四事供养,是供养那些真修道人,现在你是虚假的修行人,是破戒的人,你还使用这个信众的四事供养,这叫做破用常住,欺骗白衣居士,那这样的人也会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第五种,就是如果有众生偷劫常住财物。这里不断地谈常住财物,就寺院的东西是十方信众所供养的,你无论是用权势去强占,或者偷偷摸摸地去偷盗、偷劫,这些罪过都很重。如果偷劫常住的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哪怕寺院里面一个果子,人家不是寺院给你的,你不与取,这些都会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

鬼世界的详细揭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

婆罗门向佛索债的因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带领比丘们进城化...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阿罗汉目犍连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狱...

放生巨龟得善报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来生会有五种可能

我们每一个人在佛法当中,都会选择自己的法门来修学。...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

抓住散念,时时念佛

要抓住散念,时时念佛。在工作或生活当中,行住坐卧,...

掐珠记数念佛

【原文】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佛教词典】五瓶智水

为密教修法中,用以表示五佛智之五瓶香水。修法时,于...

【佛教词典】经体

(术语)经之体也。谓一经所诠之主质。天台观经疏卷上...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

净宗愿门的本质内涵

净业行人的愿往生心,乃浊世淤泥中伸展出的正觉莲华,...

猎人与猴子

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能折伏情欲称为善,能灭除情欲称为圣

【原文】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