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  2015/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还会在学习中有很多杂念与烦恼呢?学习一直还不错,但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希望法师给予指点,应该怎样把佛的理念与学习结合起来,我一定会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后回报佛恩,请给予指点。

大安法师答:九岁就皈依佛门说明你善根还是非常深厚的。在学佛、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杂念烦恼是正常的,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关键是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些杂念和烦恼。

杂念、烦恼本身也是我们真如佛性变现出来的,就像冰和水的关系。冰全体就是水,所以烦恼的本性就是常寂光;妄念当体即空,所以不要去注意它,能够咬住这句佛号,自然就可以转化烦恼。

由于烦恼的念头很重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都是很不好的一种心理状态。佛告诉我们,我们来到人间,有这宝贵的人身,是多生多劫都难以遇到的一次机缘。作为人苦乐参半,最适合修行。佛陀也是示现以比丘身证得佛果。

我们也要用这来之不易的人身来修行,解决轮回问题。轻生是解决不了烦恼、痛苦的,轻生将会给你带来更痛苦的未来。

怎么把佛的理念跟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呢?佛的理念有个关键点要把住:诸法的空性。要了解到一切杂念、烦恼、我们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梦幻泡影,不要执着。

但是在这样的“空”里面,有不空的一面,就是“妙有”。《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们凡夫,虽作空性观,但初心做不到无念无相,故须将心安住一净境。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依正庄严之功德,全都凝聚结晶为“南无阿弥陀佛”这万德六字洪名。净业行人持念佛号的因心之光与阿弥陀佛果觉之光,交融互摄,便具有强大的调适身心的功能。古往今来,念佛治愈疾病,尤其是“心因性”障碍的事例,不胜枚举。

我们要有慈悲心,服务大众,服务他人。空性能够使我们破除我执、法执,打开我们的心量。

心量广大并具有慈悲心,生活就会有目标感,就会有欢喜感。这样去学你的专业,乃至于学更多的东西都会驾轻就熟,这样就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能够报答佛恩、报答父母的恩、报答祖国的恩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提前火化会障碍往生吗

问: 叶老居士现年七十八岁,每天念佛万声以上,已十...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问: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师答: 阿弥...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关于戒杀的问答

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戒杀,它们就繁...

工作时需要说谎该怎么办

问: 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时需要大...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大安法师:如何淡化过重的情执

问: 过重的情执(主要指亲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

【佛教词典】有漏道

(术语)招人天三界果报之行法,谓之有漏道。可成就涅...

【佛教词典】浅草寺

原属日本天台宗,后独立为圣观音宗。位于日本东京都台...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问: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答: 不论...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

做事前先做好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做事的时候,一定会有阻挠或遭遇困难和挫折。因为每个...

为什么癌症很少光顾素食者

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

无可放处还要放下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

身为苦本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

光大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