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隆宣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师答:阿弥陀佛!作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大智度论》中说“除四种邪命”,“邪”就是知见不正、思想不正、谋生的方法手段不正。

四邪命,第一种是“方口食”。这个“方”是讲四方,“口”是说交际应酬。用这种方法来生活的,统统叫做“方口食”。

第二种是“维口食”。是以咒术,画符念咒,或者是给人治病,或者是占卜吉凶,这里面包括现在所讲的算命、看相、看风水等,以这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天天造这些口业。

第三种是“仰口食”。观察星象,为人说吉凶祸福,做种种吉凶的预言。

第四种叫“下口食”,就是自己耕种,种田或者是种菜,这是佛陀在当年印度的国情下不许可的。佛对于出家人要求的是乞食,所谓“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要求弟子们过这种生活,身心安稳、定慧增长,但是这种下口食的方式在佛陀的时代,社会环境许可,在今天特别是中国人的国情,已经不容易做到了,如在泰国、锡兰这些南传国家还能维持。

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结合本国国情,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怀海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要求出家人自力更生,自己耕种五谷杂粮,以这种方式来维持寺庙生活,佛教得以保持下来。僧人生活虽然很清苦,但安定,能维持生命,可以安心办道!所以,佛法不是呆板的教条,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其活活泼泼的一面。

至于先师昌臻老法师在生死存亡时,向观音菩萨祈祷,据他说,是受印光大师文钞开示的启发,在生死存亡关头的非常决择,而且只写了两个字:“留”、“逃”,这不应算是灵签之类,况非平常作为、修行、处事的一贯作风,这里面有他对三宝的信心,特别是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因他们家世代笃信观音菩萨),是关键时刻至诚恳切地祈祷后,与菩萨的至诚感通,与算命、卜卦等是两个概念,因此是完全可信的,非迷信鬼神。

所以,作为佛弟子,一般情况下不能作卜卦、算命等,如遇特殊情况,如《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也是可遵循的。也许有人会将此作为一种度众生的方便,对此,我们不去评论。至于有人发心不正,利用这些来给人卜算、预测,则有悖于佛法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

圣严法师:面对不想活的人要如何劝说

问: 近日常有自杀的消息,有些人是因日子不好过,生...

生病后医治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好

问: 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

如何看待净土宗里面不同的知见

问: 现在佛教各种知见斗争坚固,不仅是不同法门之间...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问: 请问,有的寺院的法师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亲...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净土宗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净土法门,如果你有志于解决生死问题,大概是我们末法...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

【佛教词典】同事

【同事】 p0611   瑜伽四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菩萨同...

【佛教词典】如来信鼓

亦名:信鼓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增一阿含云,阿难升...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譬如有...

「淫」是男女间彼此欢喜,怎么会有冤呢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

四种可代茶饮的中药

熬中药喝都觉得苦,有时候调理身体却不得不需要一些中...

星云大师《回向之妙》

古德说: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当哲学研究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一个家庭两代人,母亲和儿子都出家了

出家,就是看破红尘,辞亲割爱,摆脱世俗之家,舍弃世...

「无我」的简单解释

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

星云大师:我要创造人生三百岁

有一则人生三十岁的故事,但贫僧并不相信这样的传说,...

佛陀最初发菩提心的因缘

一次,佛陀为大众说法时,喜王菩萨请问佛陀:世尊!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