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中能念佛是好现象吗

大安法师  2017/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梦中能念佛是好现象吗

能在梦中能念佛号,这是好现象,说明你今生,也许是你宿世,曾经念过佛,这个佛号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的种子的力量大。种子力量大,它在梦中无意识状态,它自然地、自动化,这是不念自念嘛。

特别是在梦中,大家肯定也有很多同修都有体验,梦中常常做好梦、做噩梦,或者不好不坏的梦。常常是做噩梦的时候,容易这句佛号提得起来,被一个冤家、对头追着杀的时候,这时候很害怕,可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起来,他只要能起这句阿弥陀佛,那些被人追杀的场面马上消失。哎,往往是做好梦的时候,那就麻烦了,他记不起这句佛号,他就会很沉迷这个甜蜜的梦,“好梦留人睡”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比方我们也是在梦中,所以往往是我们在逆境当中、在受苦当中,还能够提起念佛,提起佛号。哎,这时候又有钱赚了,又有官当了,又有五欲六尘享受了,这句佛号抛到脑后去了。“啊,这么好的生活,我还求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我的极乐国呀。”他厌离心出不来。

所以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往往要靠逆境、靠苦难来敲醒我们。所以碰到逆境你得要感谢,是这样的环境成就了我的出离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另外,你念佛感觉神识游离,出去了,这不是好现象,你老是游离出去,这个神识回不来,你就呜呼哀哉了。那你可能有就一些宿世的习气:喜欢出去。道家有种小婴儿啊,炼丹啊,好像是,炼丹可以神识过来过去。神识过来过去,如果有人害你,在你神识飘扬当中让你回不来,抓住你不放,你这个身体就是死尸啊,那你家里就准备给你火化了、进棺材了。

所以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我念佛,心就在这里,神识不能跑。神识跑,就你要高度警觉,这绝对不是好现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四十八大愿——(第26愿)菩萨得金刚身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印光大师:深信净土后,方可学余宗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问: 弟子读《长阿含经》前三分皆欢喜生信,叹未曾有...

每天会看到电视能否受八关斋戒

问: 想在家持八关斋戒,但因小孩子每天都要看电视听...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佛教词典】永吐

【永吐】 p0495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何故名永吐?永吐...

【佛教词典】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净...

【推荐】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豁达的胸怀

楼下有个杂货店,开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开朗...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般若咒 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瑜珈习者的饮食长寿观

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

【推荐】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我今天把《净土》杂志去年的第五期找出来,给大家介绍...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虚云老和尚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