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大安法师  2017/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具有着普度众生的胸怀,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正面效应。

佛法不离世间法,净业行人日常行为奉行净业三福,念佛持戒,端身正意,独作众善,敦伦尽分,可得人天福报,乃至圆成佛果。而由此建立的道德本位价值,亦是普世价值,自然地在净化社会,庄严国土。

同时净业行人又以出世的超越意向,关注着这个世界的改善。由于他们建立起了依靠佛力横超三界,往生净土,圆成佛果的信念,所以能够在积极自利利他的同时,又生活得安乐自在。这就好比我们出差到外地,先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办事到再晚也会很安心,安心了事情就会办得更好,更有效率。

世出世间不出心性,自古迄今,大凡在世间建功立业不朽者,多来自于具有超越意向的心性的开发。例如中国远古的黄帝,他既有经邦治世的韬略,又有退隐观心的修行。黄帝在修行过程中,曾梦游华胥国,他所描述的华胥国之情景与西方极乐世界相类,很不可思议(参见《列子》)。杨仁山居士说这个华胥国略似西方极乐世界。可见,超越意向与现实事业之间的必要张力是有正面效应的。

净土法门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存与发展下来,也得于中国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开发心性的隐逸文化传统。隐逸文化在魏晋时期形成高峰,隐士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而净土法门最先就是由东林十八高贤这些隐士们接纳与实践的。所以,净土法门在庐山东林寺,由慧远大师引领白莲社一百二十三位隐逸清高之士,专修念佛三昧,矢志净土,由此成为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亦非偶然。

隐逸的超越意向无论对个体还是对一个民族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向外拓展的阳刚与向内收敛的阴柔之整合,才能使人活出品味、开发潜能、成办道业。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从事其他职业,如果有一种出世精神,便不致陷于贪恋执著而自寻束缚与苦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无适无莫,无不逍遥。

现实中许多人活得很累,活得很拘谨,就在于他们只有现实的一面,没有超越的一面。净土法门是能够给人超越的一面的。所以以出世的胸怀从事入世的事业,可以把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融会贯通,二者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里内蕴着人生深刻的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微不足道的小砝码

那还是好几年前,淼镇新开了一家玩具店,主要经营一些...

【推荐】慧律法师谈正法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观:观音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下品往生要多劫后才能见佛吗

问: 听说下品往生生于铁莲华中,多劫后才能华开见佛。...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佛教词典】有色法

【有色法】 p0542   瑜伽六十六卷十一页云:若四大种...

【佛教词典】共人女宿戒开缘

亦名:与女同室宿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不犯...

体验什么叫作「贫穷」

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作「贫穷」,于是...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

圣严法师《做自己的主人翁》

儿童、青少年是我们社会、国家的未来主人翁。这是一句...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

上品上生的条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谈到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强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答: 一心不乱这句...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