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憨山大师  2022/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乱,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参禅定要死尽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以想除想,乃转换之法,就吾人根器易为耳。

《憨山老人梦游集》

【译文】

如今果真能以妄想心转而念佛,则念念可以断烦恼。倘若念念能断烦恼,就是念念出离生死。果真能以念佛的一念坚固不移,一心不乱,这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念佛贵在一念真实恳切。但参禅却一定要灰心灭智,不容存有一念妄想。念佛则是以清净之想替代染污之想,以想除想,乃是转换意念的方法,这对我们的根器来说,是比较容易下手行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导致往生边地疑城

信自信他。这里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导大师说的决定深信...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在信心上要怎么下功夫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仅一般的凡夫难信,就是二...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推荐】行住坐卧中如何积累净土资粮

净土法门有理有迹。理是内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色身从何而生,又从何而去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佛教词典】授学无学人记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声闻乘四果中预...

【佛教词典】十大愿

十种大愿。又作十愿。(一)指普贤之十大愿。(参阅“普...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

【推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

有播种,才会有收成

记得一九五一年,我在新竹「台湾佛教讲习会」教书时,...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

善导大师因机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妇孺皆知,但多...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