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宏海法师  2024/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定,不是靠你的功夫,不是靠你的智慧,就靠感应。感应道交,常说到难思议。感应凭什么呢?信愿力。为什么说要信愿行持名才作为品位的高下呢?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某种意义上,就是用佛号的执持,来泯灭我们本有的这种分别知见,这种思议心。你只有把这种分别知见泯灭了,彻底生起纯真的信愿了,那么信愿功德才能够尽力地彰显出来,他的感通力才能够起用,才能够成功往生。

所以说由此来讲的话,其实信愿行真的就跟一个鼎的三个足一样。我们看那香鼎,缺一不可的。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个真正的信愿,发自内心的这种感通,那么如果你只有佛号的相持,你成就不了这个感应。因为他不是用这个功夫来成就这个法,就是要信愿来感通。可是如果你又只有信愿你没有佛号来相滋,润透这个信愿,那你的信愿一定是干的,到时候依旧感通不到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来接引,成就不了这个往生大业。

所以大家要知道,其实这里边也是枯定和干慧的问题。我们在通常的修止观中就是说,如果你偏向于定了,没有智慧,那么你的定是枯定。如果你偏向于慧,没有禅定,那么你的慧是干慧。信愿就代表了智,持名就代表了定,它是一体的,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也要确定明白,这三点确实是术业有专攻的。什么术业专攻呢?如果本着求往生、求弥陀来接引的这个心,那么能不能生,就是靠信愿做主导,做决定,不在你持名上。可是你这个品位高下,你往生后,你到底在哪个层面,阿弥陀佛他设什么法来接你,就是你往生,莲花出来的那一刹那,他要给你提供法来接,把你接到位。

这个我们去学习一下三辈九品里边特别的讲得到位,就是持名的功夫来决定的。所以说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弥陀接引,往生前的接引是从信愿功德来接引,能不能生,就靠信愿。往生后的接引是从持名功德上来接引,来定论。所以说就着这个往生能够成功与否,它就是显现在信愿上,这个也是丝毫不含糊的。这一套法,特别容易什么呢?就是特别容易给我们做无比的增上的这种殊胜,也特别容易给我们带来往生不了的障碍。

本来是一个圆的法,如果他掰开,因为有的人他会导致什么呢?导致说,既然得生与否凭信愿,那我就不必念佛了。可是问题我们前面讲了,你如果不念佛,你的信愿不是真信愿,是伪信愿,当然就往生不了。

但是如果你说往生,他就是凭的信愿力,而不是凭你的持名力,这个也是要分明的见解。所以说没有信愿只有持名,你的持名不是真效果。但是没有持名只有信愿,你的信愿又得不到真感通。这两句话既要一分为二,也要和合为一。

从念佛的这个修持上来讲,你哪怕说久修的人你也不敢太自信。因为久修的人容易出现一个什么偏差呢?念着念着念着,虽然我们道理听过,可是念着念着念着,越念越精进,越念成果越出的时候呢,反而越容易淡化你的信愿。

为什么呢?容易把这句佛号当做功夫用,那就是横超法做竖出用。这个时候你的信愿不真切的话,你往生的难度无形中就增加了,你自己还不知道。有时候你念佛念得还感觉不错,很容易滑落到这种不注重信愿的境界,反而把净土的正宗给忘掉了。

但是你光有这个信愿的相应,道理上听起来很过瘾,可是你如果没有用心念,你不走心。这个走心也是要分三六九等。这个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走到哪一等,他给你显现的这个法、这个觉受,就在哪一等。所以有时候我们念佛的过程就是决定你品位的过程。以前的祖师们开示,你要念到说,全身心地舍进去,真正的说,不知道有身,自己的这个色身,不知道有世,外在的世界,唯有西方依正是我满目的风景。

所以你看一下,到底我这个有没有走得稳,到底有没有行向偏,你就看你现前在娑婆世界有没有淡,烦恼有没有减,执着有没有灭。这个修行,祖师们也讲到的说,就跟天平一样,你这头下来了,那么那头必定起。如果你那头起来了,这头必定淡,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说真正的你的信愿真的到位,真诚了,你的慧力就出来。这个慧力出来呀,就是我跟大家讲,不仅仅是说光说净土法门,三藏教典,八个宗派,所有的教理,你就跟拿了一个破竹的这个,非常锋利的一个,一刀劈下去,就跟破竹子一样,一破就到头,融会贯通,非常自如,就凭信愿足的功德。你持名的功德力大的话,你的定力就出来了,轻易不会被转,不会退,这也是实在的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

【推荐】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

真布施才有真功德

好殊胜哦!人家竟然捐了那么多来盖庙,我一定要捐得比...

苹果对健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吃苹果,有宜健康,因为苹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物质,这...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

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喜庆时,说很多好话,就...

【佛教词典】五味

(譬喻)佛于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

【佛教词典】病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阿难化瓜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圣严法师《永怀成就众生的弘愿》

我们悦众菩萨就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讲...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

修净土法门还可以诵楞严咒吗?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问: 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 成刚法师答: 佛说正法五...

九种极好的补气补血食物

天凉了,不少人表现出怕冷畏寒的现象,其实大多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