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大安法师  2018/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杨杰居士

净土宗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论著——《净土十疑论》,此论有个序是杨杰居士所著。他是北宋时代安徽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杨杰居士做过高官,参禅有悟,对净土又有信心,所以对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影响甚大。

杨杰居士是少年登科(考上进士),很有才学。宋代的知识分子一般对佛教都很好乐,所以杨杰早年是好乐禅宗,参天衣义怀禅师。有一天他在泰山祭祀,在鸡初鸣之时,睹日出如盘涌,豁然大悟,蒙义怀禅师印可。

后来杨杰居士的母亲去世,他在家丁忧三年阅《大藏经》。读到净土经典时产生信心,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开始禅净双修。这也代表着宋代文化的一种趋向,宋代自赵匡胤以来,有儒道释三家合流的趋势,在教内有禅净合流的趋势,这些在士大夫阶层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年《净土十疑论》刻版时,请杨杰作序,就是想以他的影响力来推动此论在教内外的流通(由此,我们也能够推测出智者大师在隋朝写的这部论,经过六七百年,到了北宋期间,还在广为流通。时至今日,净业行人也应深读此论)。

杨杰居士在临命终时也是很有把握,通过他临终说的一个偈,表明他成就往生了。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这偈子的前两句“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有宗门下的那种境界——生,是虚幻的,没有留恋的必要;死,也是不真实的、空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舍的。

“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在宗门下是不立一尘、不建凡圣的。所以要说有一个求生净土的概念,它就有一个取舍,这个取舍在宗门下是不许可的,不许可就算它是错吧!将这个错,就这个错,也要指归西方极乐。

在这个世间,虽然说取舍都乖违了平等自性,但是我们众生的心意识一定离不开这样的取舍,所以将错就错,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会契证到无取无舍的本性。

杨杰居士说将错就错,西方极乐,说明他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是很坚固的。

这跟苏东坡就有所不同了,苏东坡他也是很好乐禅宗,很有一点境界,对净土法门也曾经写过《西方净土变尽赞并序》,很有一点对净土的信向。但是临命终时呢,门人弟子都劝他念佛,包括径山长老过来叫他念佛,然而苏东坡说净土不无(承认西方净土是有),但又指指自己心,说这里著不上力(正念很难保证)。

你说这里著不上力也情有可原,说明功夫不到,但是他还补了一句话,著力即差。又把宗门的这个东西用上了,著力即差,说完这句话他就断气了。这说明苏东坡没有解决往生的问题,但杨杰成功了。当时有位荆王夫人,在一个梦境当中神识到极乐净土,就见到了杨杰在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中的情景。

在这里做这种介绍,就是让我们有一种亲切感。杨杰居士现在已经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了,他所作的序很有净土法门正确的法义,甚至有些话都成为我们净土宗的一些经典名言,如“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等等,就熟在人口,被广为引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临终前还的东西越多,走的时候就越轻松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缘果报...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

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中最为殊妙

念佛一法当中又有多门。这多门就是讲有四种念佛,再加...

《净土决疑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受持斋法,长养福德智慧

斋,意为长净,长养善法,清净梵行的意思,佛弟子应尽...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

【佛教词典】一实圆顿

(杂语)赞叹法华之教旨也。谓一实之理,具圆顿之功德...

【佛教词典】半跏趺坐

坐法之一。又称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结跏、半跏、半坐...

逆境烦恼,最怕你下定决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

亲近贤人之要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

什么是水陆法会

一、什么是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佛教所有法会中最大,...

持之以恒

有一位小和尚名叫一了,他的耐性不够,做一件事只要稍...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

净土一门 九品往生

净土一门虽广摄诸根,咸登不退,而见佛久近,闻法大小...

《美国人饮食指南》概要

美国农业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1月31日联合发布新版《...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

人生必看的「四个地方」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