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大安法师  2019/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佛的层面是他无相,当然没有名字之相,所以任何一尊佛施设一个名号,他都是有着教化众生的宗旨、方便的。释迦牟尼,能仁寂默,用“能仁”仁爱一切,寂静、内心的宁静来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那这位佛在因地当中有种种的示现,在《法华经》和盘托出释迦牟尼佛的本地,那原来是古佛再来。

在《悲华经》里面就更清晰地告诉我们,他是在宝藏佛的座下发了五百大愿。这五百大愿其中就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愿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众生烦恼极重,造业罪大,是一切善人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是一切菩萨发愿都不敢发到这样的一个时空态里面来教化众生的时候。

是这位大悲菩萨,当时他是一个转轮圣王(无诤念转轮圣王)的一位大臣,叫宝海梵志,他发的这个大愿。当这个愿发出来之后,大地六种震动,他方世界十微尘数的刹土的佛派遣菩萨来供养、赞叹这位菩萨。所以释迦牟尼佛是应着他原来因地的大悲愿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

所以这个能说之人是悲智双运的,是悲愍我等众生故,惊入三界火宅,引领我们赶紧出离这个苦难的秽土的。

所以我们能够听闻这部经,首先要感恩释迦牟尼佛,没有他酬愿降诞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是没有可能性闻到这样的妙法,这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生命的自然的需求。

我们完全被五欲六尘所笼罩,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连人天的善法都不修的时代,二乘的出离就更少的时代,那这个大乘圆教,大乘正定聚的这种生命追求基本上是不可能有的时代,那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说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是何等之难!

何等之难他还要过来,说明他是何等深切的悲心呐!我们要体会到这个能说之人的这样的一种悲智。

《佛说无量寿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问: 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

不念弥陀更念谁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

自己要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的防御机制

问: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师歪讲《法华经》并为弟子...

【佛教词典】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造,姚秦弘始四年(402)夏,鸠...

【佛教词典】尊胜陀罗尼

(真言)具名佛顶尊胜陀罗尼,尊胜佛顶尊之陀罗尼也。...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

外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在遥远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真正贫富的标准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 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

星云大师:前世来生,干卿底事

有一些人基于对前世的好奇,他追忆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

如何培养出离心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