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大安法师  2020/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是痛苦的。这句大白话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知呢?可不一定哦!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特点就是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众生是很苦的,而这苦是由于贪瞋痴三毒所导致的。

但是他堪忍,他能忍受这种烦恼,他能忍得住这个苦,他不以苦为苦,甚至还以苦为乐,这就是这个世间众生的特点。

他对于苦的感知很迟钝,他常常会颠倒地认为这个世间很快乐,这个世间很幸福,所以才会有流行歌曲——《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如果他把这个世间都看成是幸福的,像蜜一样甜的话,他根本生起不了修道的心。我们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前提是你必须深刻地体会到这个世间苦。

苦的特点就是无常,就是逼迫,就是没有主宰义。这个世间一切都是败坏的,短暂的幸福快乐会变化,而更多的是连短暂的一点幸福都没有,长期处在一种苦境当中,逼恼当中。苦,一般讲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你试想,谁能摆脱八苦?

我们每天都是八苦交煎,但每天都意识不到这个苦。进一步要把这个三界都看成是火宅、是牢狱。你对这个三界里生存境况的苦要达到刻骨铭心的程度,要感受到不容一刻的停留。这时候你出离的心、厌离的心才能出来。修行佛法你没有出离心,那一切都变成世间法了。

为什么佛首先讲要依四念处来住。四念处就讲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一个学佛人没有建立苦、空、无常、无我的心态,他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佛法。你一定要信这个世间是苦,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极乐世界是乐

第二要信极乐世界是乐。跟娑婆世界的苦境相比,阿弥陀佛由清净心、平等心流现的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极乐。这个乐不是苦乐对待的乐,乃是超越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待的乐。这种乐才叫极乐,才叫真乐。它不会变异,是纯粹的一种乐。所以要相信极乐世界是乐,我们就得要常常熏习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从八苦来看,我们这个世间有生苦,十月怀胎,住在胎狱里面苦不堪言。极乐世界离开生苦,其众生都是莲华化生。我们这个世间有衰老的苦,极乐世界是无量寿。这个世间有疾病的苦,四大的血肉之躯,八万四千尸虫,稍有不慎这个病那个病都出来了,而极乐世界是金刚那罗延的身体,不会生病。

我们这个世间有死亡,最多不超过百年,在极乐世界永远不会死,他是如来的身——无量寿。

这个世间冤家对头常常碰面,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在这个世间想求什么,欲望却总是不能得到满足,极乐世界的众生念头一动什么都能出来。这个世间有爱别离苦,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与父母、兄弟和夫妻的这些亲情,有的都是菩萨的道情,没有这些爱别离苦。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内心五阴炽盛,烦恼不断,像沸腾的开水,极乐世界的众生无量光寿,内心寂定,清凉,安稳,安详。所以我们时时思惟极乐世界之乐,这种乐让我们产生欣求之心,对这个世间苦的认知产生厌离之心,所以这样的信里面就包含愿的要素了。

信自己是业力凡夫

第三,要深信自己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这都是非常真实的话语,不要以为我们很了不起。我们通身都是业力,而且这业力里面虽然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但是恶业占主导地位。如果我们没有深重的恶业的话,我们就不会生在这个时代。

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空间的众生都是恶业深重的众生。我们知道自己是业力凡夫,举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即便是发了一点想修行的心,但是想靠自己的道力断见思惑,证真如佛性,那是难上之难。

试问在这个世间谁能够达到断见思惑、证人我空阿罗汉的水平呢?想得四禅定都很难,未到定都不容易,所以我们的这个心、众生的心是很散乱的,离佛性越来越远。自己的道力非常怯弱,靠这个怯弱的道力没有办法断得了浩浩的见思惑,所以一定要认知自己靠自力难以成就道业。

信弥陀佛有大誓愿

这样才会引出第四个相信,相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对自力修道的绝望,我们才会看重佛力的加持。法界当中有一尊大慈悲父阿弥陀佛,他还是法藏菩萨的时候就见证到我们这些通身业力的凡夫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了脱生死,才发了四十八大愿,帮我们解决这个事情。

所以有这个大誓愿存在,就是我们这些业力凡夫的大依托和大靠山。有这个大誓愿我们才得救了!那怎么得救呢?若有众生,“若”是不定词,就是指法界当中跟净土法门有缘的众生,只要能够深信切愿念佛就是若有众生,就是处于有缘众生的行列。

净土法门修行非常简单,只要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称念佛名,发愿求生阿弥陀佛所住持的刹土。到这个念佛人临命终时,会有佛来接引。注意这是发生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终时来接引的,不是说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

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喜欢讲大话的,动不动就说:我想住几年就可以住几年,想今天走就今天走。你有这个水平吗?这符合阿弥陀佛发的愿吗?阿弥陀佛的佛法也要随顺世间法,你命中有多少寿命,阿弥陀佛都尊重你命中的寿命,他只是发愿临命终时来接引,没有发愿说你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接引。

一定要注意这些关键。为什么要谈临命终时,这就传达着阿弥陀佛尊重我们,也不坏世间法。那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然地要兑现他的愿力。他的第十九愿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你只要信愿念佛,临命终时,我与观音、势至,净土的圣众前来接引。

这四种信的内涵大家要铭记在心。信这个世间是苦,成就厌离娑婆之心;信极乐世界是乐,成就一往情深,欣求极乐世界的心。把求生西方净土作为人生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来办,这种欣慕要达到那种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信自己是业力凡夫,就对于通途靠自力的法门不感兴趣。

知道自己水平不够,有自知之明,便通身放下;信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力,就一往情深,全身靠倒净土法门。我什么都不行,我只有靠阿弥陀佛,离开阿弥陀佛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能这样地去想去做,就是老实的念佛行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十念业成」,不必执着到底几念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这个时代要求生净土

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

大安法师:经常做梦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问: 我经常在睡梦中做很多梦,造成睡眠质量很差,这...

【佛教词典】邪见网

(譬喻)邪见之参差交络。罗人如网,故曰邪见网。智度...

【佛教词典】变异邪执

【变异邪执】 p1465 显扬十六卷三页云:变异邪执者:谓...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

圣一法师方便开示

问答辑 问:有人说参禅是上根利智所修,净土则三根普及...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

妻子的七种类型

对一个佛教徒来说,婚姻是爱的真正认可。佛陀总是教他...

激扬生死凡夫之厌欣心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

说一句「我错了」

「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