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大安法师  2020/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等到临死的时候,你一生所造的恶业,都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这些对生命的反省,是要让我们真实起来,让我们生起惭愧之心,来看看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些,天天还觉得是一个善人,觉得还蛮好的。我们常常是自欺欺人,不能面对自己,不能严峻的解剖自己。那我们遭遇的这些苦难、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都是我们的业缘所导致的。

这种业缘有过去世的,也有今世的。那么今世我们造的业,就以目前我们当下来看,我们身口意三业到底是什么样子?举心动念有多少正念,多少善念?如果不是正念,起一个歪心思,看到别人好的东西想占为己有——这种盗心,看到美色就想占有,这些贪瞋痴,你起一个邪的念头,说一句邪的语言,乃至看一个“不正色”——眼睛看一种不好的东西,都能引发你不好的业力种子。

然后你的耳根喜欢听那些靡靡之音——“不正声”;然后你的行为——身业,来造作一个不正之事。这就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你来仔细的分析一下,绝大多数都是罪过,都是罪业,都是染污。

再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可不就是一切众生的肉吗?这就有杀业的责任啰!所吃的是众生的肉。这种海、陆、空众生的肉,甚至还要吃活的。所穿的:所谓的好衣服要丝绸、锦缎、皮革,这些也是杀众生而得到的。丝绸穿在身上是很轻柔,但是丝绸怎么来的?都是把那个蚕煮死啊,再抽那个丝。那个蚕就是生命呐!

你要穿皮衣服、穿皮革,这不是杀了?牛皮或者猪皮嘛,或者羊皮嘛!喜欢穿那种羊绒衫,那个很软的绒要多少羊的毛,才能够织成你一件所谓非常保暖、轻柔的衣服哇?这不是伤害众生而得吗?这你可不是就有罪过吗?

我们每天都在这个罪过里面,但是我们常常不察觉呀!何况我们身口意三业:我们过度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还不止吃肉,穿丝绸;每天想到赚更多的钱,损害他人。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用尽心机而且巧妙的掩饰。觉得不要被人发现,只要钻法律的空子,好像都可以去作。达到了目的,他窃窃自喜:“你看我多有能耐,我把对方搞掉了。”这种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你想想我们在这个世间,每天举心动念、行为造作,可不都是在造业吗?为什么我们要反省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你不要以为是说别人哪,这就是说我们自己——每个人。举心动念都是罪恶啊!行为造作离不开罪恶的本质啊!于是才会导致生死的轮回。

所以这些,你不思考而已;一思考,真是害怕之极呀!原来我们给自己一个结论:那一定是要到三恶道里面去的。这才是我们的归宿哇!你造了三恶道的因,怎么会得上天堂的果呢?因果不相符哇!

我们再思惟:从年少的童年开始到老年,从出生下来到死亡的时候,我们累积的业力已经越来越多了。这种业力对我们心性的缠绵、障碍,就越来越厚重了。

于是我们又学会了一个自欺欺人:巧为掩盖,装着是正人君子的样子。于是你在覆藏自己的过恶,你还不发露。他的过恶就像存在银行的钱,要加利息的,每一天这个过恶都在增长。那这个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

于是对正法,就越难以产生信心;没有信心,对因果、对轮回,他听了之后就不相信,甚至哈哈大笑。你跟一般人谈因果轮回,他会哈哈大笑,他觉得你很迷信:“哪有这个事情呀?你看世间都是善人受骗,恶人得势。没有因果!”你说极乐世界,他会说:“极乐世界在哪里呀?你拿给我看看哪!”说:“你怎么那么傻呀?放着钱不去赚,天天想这些没有意思的事情?”他倒成了很高明的人。

到了这个时候,他就没有办法解脱人生之苦——这种苦、空、无常,他就没有因缘了。虽然他不相信因果,但因果在他身上会真实的体现。

等到临命终时,他也会随着他的业缘去轮回。由于他不信因果,他的业力更多的是黑业嘛,黑业感召的就是暗冥的世界嘛!就“杳杳冥冥”——很深邃的、很暗淡的地方,或者直接下地狱。在地狱里面那是刀山剑树,镬汤煎煮。那是苦哇!那苦都难以用语言来表达。那个地狱众生天天受苦,他的呼喊那是沙哑——都喊不出来呀!这,地狱里面的苦。

那么或者作畜生被人宰杀。你今生吃猪肉,吃羊肉,下辈子你自己变成猪,变成羊,被人宰杀;你今生煎这条鱼,吃得很滋润,下辈子你变成一条鱼被人所煎。被人煎的时候,你想想,捣来捣去那种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苦难的源头

鱼篮 捕鱼的人在河中设置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篮,旁边放...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

恶口的过患

一天,佛陀为大众开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缘。佛陀说:无...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进寺院没拜佛是否要负因果

问: 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若没拜是否...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对治邪淫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人受着无明爱欲的驱使,投生在这个世间,此业报身乃一...

【佛教词典】五种不希奇法而名甚希奇法

【五种不希奇法而名甚希奇法】 p0291 瑜伽四十六卷七页...

【佛教词典】劝居士增衣价戒开缘

亦名:劝增衣价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星云大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的所有经典,都是座谈会的纪录!虽然在三藏十二部...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清净臭秽,寄此陶炼耳

【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

【推荐】临终助念念佛时需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

用心照顾,徐徐念佛,切勿狂喊乱叫 如果这个人已经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