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大安法师  2021/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意思是说,若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微尘佛刹诸菩萨众,生到我的国土,究竟必定得至一生补处的菩萨位。除其曾发愿,祈佛加持,随意而作佛事,为救度众生故,披上弘深誓愿的铠甲,积功累德,以此为因本,度化解脱一切厄难众生,自在游化诸佛刹土,修习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教化恒沙无量众生,安立众生于无上真正之道,超越通途佛教的修行位次,现前疾速修习、圆满普贤十大愿王。如果此愿不兑现,我便不成佛。

这一愿传达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信息,就是快速成佛。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修行四弘誓愿就有能力了,我们的报身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应化身可以随着有缘众生作种种应化。

能够到他方世界,上供诸佛,听闻一切诸佛讲经说法,得一切诸佛的授记,得百千陀罗尼门,这是用智慧去上求佛道;然后又有悲心去下化众生,去给众生种种的帮助,使众生都安顿在无上正真之道,安顿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海里面,回归到极乐的故乡。

尤其到西方极乐世界后的修行是顿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就是在弥陀愿力加持中能顿然超越,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的修行过程,一定要经过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个阶级。比如,一个带业往生的凡夫能得三不退,在念不退当中就顿然超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阶级,疾速证到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位。

而且到了西方净土能够现前修习普贤之行,普贤十大愿王,这是修因证果殊胜的行门。我们每天也念《普贤行愿品》,也试图想修普贤十大愿王,但说实在话,这对我们只是一个期待、一种希求而已,修十大愿王不是我们现在的水平。

我们简单说一下第一愿,礼敬诸佛。我们对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不仅仅是要恭恭敬敬地顶礼膜拜,实际上是在一念当中分微尘数身去拜见礼敬微尘数诸佛,这不是我们心力水平能做得到的事。这是第一个做不到。

第二个,从我们心态来看,礼敬诸佛是要引发恭敬心。我们凡夫在学佛过程中也有相当的恭敬心,我们会对过去佛、现在佛很恭敬地顶礼膜拜。但殊不知这个顶礼膜拜包括三世诸佛,既包括过去佛、现在佛,也包括未来佛,都要平等地恭敬。试问未来佛是谁?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一切众生乃至地上的蚂蚁昆虫。我们能够对这些众生像对阿弥陀佛、对释迦牟尼佛一样平等地恭敬对待吗?尤其是当这些未来佛是自己的冤家对头的时候,可能连看都不想看他一眼。所以,这都不是我们现在的水平。

《法华经》讲的常不轻菩萨品,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它的当机众是大势至菩萨。常不轻菩萨一生修行的科目就是礼拜,他只要见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顶礼,顶礼时说一句话:“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有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就看不惯他:你怎么给我授记呀,你有什么能力呀,你给我走远一点。

但是在这种辱骂当中常不轻菩萨照样恭敬顶礼,他们被搞烦了,就用棍子打他。他就在棍子打不到的地方,照样顶礼:“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棍子打不管用,就用石头砸,他就在石头投不到的地方照样顶礼:“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一辈子都这样修殊胜大行。

由于他平等的恭敬、忍辱和慈悲,到临终时他听到威音王佛讲的法华经二十千万亿的偈文,现前马上证得六根清净。像常不轻菩萨这样的“礼敬诸佛”我们做不到,我们心有分别啊。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平等心显现出来,无论是对过去佛、现在佛还是未来佛都会很恭敬。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能令我们快速成佛。

念佛法门是一切修行人快速成佛的法门,是径中径又径,就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给了我们一个保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解决了轮回的苦难。如果一直在这里轮回,成佛的道路就很遥远。

一经往生,则永脱轮回,并且马上入到正定聚,中间没有取证偏真涅槃、退退进进的问题,乃至于能够现前修行普贤之愿,在一念中,顿然超出四十一个位次。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普贤菩萨在最后还要劝进善财童子以及华藏海会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原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惟贤长老《殊胜的净土法门》

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

圆瑛大师是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领袖,值得我们...

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问: 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

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吗

问: 现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组说:只要平时念过佛,就坐...

烦恼来时提不起佛号该怎么办

问: 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

【佛教词典】处处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种种之法。...

【佛教词典】铄乞底

梵语 ?akti,巴利语 satti。又作铄讫底、烁讫底、铄底...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作为我们用功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么样来对治...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推荐】莫耍小聪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

十法界:六凡与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成功的秘诀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净土阐教圣众之首——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补...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