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大安法师  202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定它的特质?印光大师开宗明义,非常高屋建瓴地界定净土法门的胜妙: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极乐净土这个法门,乃是十方恒河沙诸佛普度九法界众生的切要之大道。

意思就说,十方诸佛离这一法就很难实施普度众生的本怀。九法界众生快速圆证佛果的奇妙法门,暗含着九法界众生离这一法就上难于圆成佛道。这就把净土法门的胜妙特质推到极致了。

诸多的大乘经典都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开启净土法门的精要、切要和心要。就像蕅益大师所说,这个法门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都不越出这个法门之外,有这么一个要义在里面。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的根本经典有“三经”,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就称为净土根本所依三经。以后再加上《普贤行愿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形成净土五经的格局了。净土三经就专门来阐明净土法门的事相、理体、深奥微妙的道理,这就是“专明其致”。

世间人对待念佛法门,大多数人是习焉不察。看到很多人都在念阿弥陀佛,他以为这很平常,甚至认为这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门。所以,就把净土法门看得很“浅近”——很肤浅、很近,认为是著相的法门,甚至是小乘法。都是这么来看的。常常跟宗门教下比较,说什么净土法门不如“教海之宏深”。

“教海”就是指像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三论宗,这些叫教下,它们经典、法义非常宏深,认为净土法门太简单了,不如教海之宏深。也不如“禅宗之直捷”。禅宗是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如这个顿悟法门来得直捷。这都是用通途的眼光去看待,不能了解净土法门特别胜妙的地方。

所以,每每地就高扬宗教而抑净土。这个“宗教”不是现在作为一个名相的意思了,这个“宗教”就是指宗门教下。高扬宗门教下而贬抑净土,看不上眼,常常认为自己根机很利,眼空四海,誓证一乘。就是崇尚自力,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自己能断烦恼,自己能开智慧,自己能了生脱死,而厌恶佛力加持。这种自负其高的人他就觉得:佛力加持?我不需要,愚夫愚妇才会祈祷佛力加持,我有能力渡过这个生死大海。他厌恶“佛加”。

这样就属于“当仁固让,见义不为”。这是转用了一种法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讲,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所以有个成语叫当仁不让。从礼仪上来说是要谦让的,然而面对行仁德的时候,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这就是面对着行仁之事,不后让于师。说明行仁是当务之急,君子是以仁为己任,虽然面对老师也无所回避,应当勇往直前而为之。而且,真正的老师也是希望学生、后人能够超过老师的,所以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

这里转换说“当仁固让”。这里的“仁”的含义就是净土法门直接是指向往生净土、横超三界、出离三界火宅。这是一个至高的仁,这是一个至善,这是一个最大的利益,这是最称佛度生出世之本怀的东西。

当仁——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法门,你还固让!“固让”就是再三地辞让。让他念佛求往生,他不信,他也不愿:我为什么要求往生呢?我要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这叫当仁固让,再三地推让。

“见义不为”。这也是引用《论语》的一句话。《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个“义”就是属于应该去做的。那应该去做的,你却不能去做,不愿去做,这就是“无勇”——没有勇敢精神。如果你没有见到这个义,不为,还不足怪也;见了这个义而不为,世间的原因就是害怕,逃避。

这里讲见义不为,引用净土的法义来作一个诠释:你已经遇到了净土超越三界的当生了生脱死的法义的法门,还不去信愿称名,去修行,这叫见义不为。见义不为原因在哪里?或者是愚痴、智慧不够、善根浅薄,听了不相信;或者听到、见到净土的法义,狂妄,不屑一顾:我不需要求生极乐世界,我自己能解决问题。这就讲,闻到净土法门,两种人不能信受——非愚即狂。这叫见义不为。

当印光大师说这两句话的时候,那是用他的几十年的出家经历所见证到的教内的情形。现在也有很多人闻到净土法门,当仁固让,见义不为。

其结果就致使释迦如来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八相成道,一代时教处处苦口婆心地劝勉一切众生赶紧离开火宅的彻底悲心,“郁而不畅”,就是被阻逆而不能畅达出来。一切众生出离五浊恶世、火宅、分段生死的剧苦的捷径——本来净土法门横超三界就是出轮回苦的捷径,叫径中之又径,但由于你当仁固让,见义不为,这个捷径就被你的怀疑塞住了,就通不过去了,你就还在三界火宅当中打转。

所以,印祖以悲愍心——现在我在这里“不避”,不回避罪责。不回避,就是很多高扬宗教的,如果你说净土法门那么胜妙,他会指责的,说:“你怎么把这个不了义的愚夫愚妇的法说成那么高妙呢?难道就净土法门能够解决生死问题吗?”他人会说三说四。

所以就不避罪责——指责的话语,在这里“略引证据”。说这个法门这么胜妙是要引经据典来证明的,要以圣言量作为标准才能立论的,不是自己想当然的。引经据典作为证据,其目的是希望“见闻随喜”,闻到了这个法门,能够生起信愿欢喜之心,能够念佛,共同往生到极乐莲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

破除心外无净土的邪知见

【原文】 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

如何才是决定往生之道

问: 我们陕西这边,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因为念佛至...

我相信...我不相信...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

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

菩萨到这世间就是让我们醒梦

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

【推荐】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佛教词典】七界

【七界】 p0050   瑜伽九十六卷三页云:复有七界。一...

【佛教词典】灭憎爱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灭憎爱三昧者...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印光大师说: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报应,实...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同一个菩萨吗

观自在是我们因中修行的一个方法。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名...

五戒之戒相释

1、杀生戒 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

为别人留一条路

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圣严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

每天一万声佛号是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

每天念一万声佛号是对我们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虽然有...

【佛学漫画】食存五观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