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大安法师  2022/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外道就是心外求法的各种宗教;相就是它表现的相状——它的宗旨、它的教义、它给社会呈现的样子,它也属于善的范围。

但善的范围,为什么乱菩萨法?一个大乘菩萨的行人,要深刻地把握一个菩萨修行的法的核心。这个核心是什么?是深知我们轮回的所有的境况的虚幻性,把握它的内在的空性。

内在的空性就是向上一著、本地风光、不二法,也就是说菩萨法是要离开虚幻的轮回,不是在六道轮回里面去修一些人天之善的。

菩萨法指向的是成佛的宝所,连声闻、缘觉的二乘的化城都不能中止在那里,更何况这些人天的善法?但世间的种种宗教这些善都属于世间法的善,如果把它看成是宗教的终极目标,就混淆了菩萨出世间的大法,这种情况在末法的时候会越来越普遍。

菩萨法被混淆了,目的、价值都搞不清,他怎么去求阿鞞跋致?那求不到。从通教、别教层面,得阿鞞跋致就有能力示现八相成道的,初住菩萨就能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示现作佛的,是这样高超的菩萨的境界。

所以这些外道在搞来搞去,把这个目标都降低了。外道的表现形态的善就会把大乘菩萨法降低在世间善法的范围当中。这就是混淆,这就是混乱菩萨法。

《往生论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碗白饭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本份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金字旁边两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脚踩在毒蛇上,你得一点五欲虚幻的快...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

四十八大愿——(第23愿)一时普供诸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

【佛教词典】一瓣香

又作一炷香。谓一片或一拈之香,又为焚香敬礼之意。瓣...

【佛教词典】扎巴僧格

(1283~1349)西藏佛教迦尔居派噶玛迦尔居红帽系始祖...

要做正信佛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仪式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

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不重视恭敬三宝,会构成灭法的因缘

接着看第二段的申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 至堂殿塔...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