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大安法师  2023/0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佛有同体的大慈悲心。众生在造业,佛悲悯不已,他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教化我等众生不要去造业。要讲因果,讲轮回,用种种苦切的语言来讲,造了什么恶就要到什么地狱遭受多少劫的苦果,来教化我等众生。但虽然我们听到佛这样悲心的教化,还是那样的无明愚痴,不相信,不接受。还认为这是佛的方便之语,佛是吓我们的,哪有这回事啊?

就类似于现在一些人你跟他传达佛讲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不相信,他还哈哈大笑:“没有这个事。”那他造业就更没有阻拦的力量了。那造业会到哪儿去呀?那一定要下地狱的。所以当佛在经典当中对阿难说这句话——在佛眼所看,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的时候,佛多么地哀怜哪。就是刚强难化,不相信,不接受,于是行为不改变,还是按照他的贪瞋痴的烦恼去做事,三恶道就是他的归宿。

那三恶道里面,我们到三恶道轮回了很久了。我们堕到地狱的时候,佛也没有舍弃我们。我们堕地狱在那里水深火热,刀山剑树,灰河血河,佛就更悲痛了。因为佛是跟我们同体的,佛是看一切众生等同一子,如罗睺罗。你说做父母的看到自己唯一的儿子去下了地狱,他是什么样的悲痛?别说是受地狱苦,就是受人间牢狱之灾,父母都不得安宁。所以释迦牟尼佛悲痛啊,悲痛得就想代我们在地狱里面受苦,让我们置换一下,佛替我们受苦——是这样的悲心。

但我们造的恶业实在太重了,虽然佛还在想代我们受地狱之苦,但我们还是在地狱里面不能信受,不能被救拔。这业障,能敌须弥,能深大海,能障圣道。到地狱里面,每天万死万生,佛放光他接不到,佛的慈悲声音他听不到。这时候业力不可思议呀!就像饿鬼道的众生,他饿得要命,干渴得要命,但是他一接触到河流,本来都是水量丰沛的河流,在饿鬼的眼里就干涸了,或者河流的水变成了脓血了。就同样一个水,我们看的是水,饿鬼看的是脓血,这就是业力重。

证阿罗汉果的人有宿命通,他就知道自己曾经在地狱里面受苦的情形,他一知道自己原来在地狱受苦的情形,他的那种恐惧不是流汗,是流血,每个毛孔里面出血呀!那很苦很苦啊,我们还体会不到这个苦。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受苦刑,用三百根矛来刺他的身体,那我们觉得凌迟这样的苦应该是很苦了,但跟地狱的苦相比这是小菜一碟,地狱比这苦得百千万亿倍呀!

这样从地狱里面好不容易受苦完了,一般的业果是地狱道受完就到饿鬼道,饿鬼道受完到畜生道,畜生道受完了到人道,人道里面又是六根不具、聋盲喑哑、下贱贫穷。得人身,那也是一个侥幸,那说明生到善道了,比三恶道要强得多,在佛的眼里肯定比较高兴了,比较欢喜了。所以佛就赶紧过来,以种种方便要令我们在人道里面听佛法,种善根。

所以佛在人道里面,正面地他是示现八相成道,这是显的一面;隐的一面,实际上有无量的化身,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随形众生,教化众生,“令种善根”。乃至于现在,我们不要以为佛已经灭度了,好像跟我们没有关系了,实际上佛的涅槃是一个示现。《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得很清楚,佛灭度之后仍然要以百千亿的化身,跟地藏菩萨一样,来救度众生。佛不是说涅槃了我该休息一下了,还是没有休息,让我们种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根。

这样就动经无量劫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跟随着我们,“随逐于我”。虽然我们迷惑颠倒,刚强难化,不知恩不报德,但是佛心没有一念的暂时地放弃我们。就像《楞严经》讲的“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就像慈母忆念那个离门远出的儿子,但这个儿子舍父母而流浪,他是从来不会想到在故乡还有一个慈母天天在系念他,关爱他,盼望他回来。我们一概不知道。

《劝发菩提心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贪黄金堕为毒蛇

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他虽痴呆,但...

【推荐】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我从十三岁开始病,到现在五十多岁,病足四十多年,可...

你一切的安全,佛菩萨都能保护

我现在已经九十六了,我深刻体会到我的灾难重重,但是...

人畜之间相轮回

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衣食之中无道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念阿弥陀佛能得到十方诸佛护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

【佛教词典】七七斋

人死后四十九日间,亲属每七日为其营斋作法;或指第七...

【佛教词典】法舫

(1904~1951)河北陉县人,俗姓王。自幼父母双亡。民...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印光大师永怀录

(归元译白、编辑整理) 一、印祖生平 莲宗十三祖印光...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阿弥陀佛圣号最尊第一

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更是径中又径...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