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行人病重时不能有的念想

大安法师  202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行人病重时不能有的念想

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种想念,便与阿弥陀佛之心隔开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

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如果病得气比较短促,就念四个字也可以,只念“阿弥陀佛”四字。所以我们助念一般都念四字。这时候一心一意地求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接引你往生西方净土,除了这一念之外,心里面不可以再起一丝一毫其他的念想。

这些开示很重要,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一定做得到的。今生,从出生到现在,短暂的几十年,我们每天打了很多妄想,我们在世间上有很多的谋划,有很多的希求,在这个时候,一切要放下,不能再想这些东西。

尤其当下一个重要的念头,你不要去打妄想,希望自己的病赶快好,也不可以起求神求天保佑我身体健康、多活几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不想现在死,我还年轻,我还很多工作,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这些念头来了就麻烦了。确实,在平时就要训练无为法,不能有太多的有为的心去做有为的事业。你做多、做久了那个有为的事业,临终是放不下的。

世间人有一句谚语,“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滔天之下,举世之人,一生都是忙忙碌碌的,忙这忙那,就在这个忙碌当中衰老了,死到临头,他还放不下。干惯了事业的人,叫他临终的时候:“你要放下,一心念佛求往生。”他会回答你:“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还有很多事业没有完成。”都不能休止。

所以世间人的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秤砣抛到大海里面,秤砣在中间是停不下来的,一定到大海底它才会休止的。他一定要挣扎,一定要干很多事,直到最后这口气上不来,呜呼哀哉了,干不动了。干不动,他还死不瞑目,这就是众生的常态。

所以一个念佛行人绝对不能有这些念想,有这些念想就跟阿弥陀佛的拯救的接引的愿力隔开了,绝缘导体,你就接通不了阿弥陀佛的拯救的力量了。这样得不到阿弥陀佛慈悲加祐的接引的力量,那你就往生不了了。

往生不了,就随着自己的业力去轮回去了。自己的业力,如果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这个五浊恶世,他要做事,有几个能清净的?他不是有很多的谋划,他也充满种种机心,他也要种种包装,他不是造了很多恶业吗?这些恶业牵引会到哪去呢?一想想,都是不寒而慄。

所以,佛是那样深刻地慨叹:这个世间的众生下一辈子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失去人身,下三恶道。所以这是一个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何去何从?就掌握在是不是信愿持名、执持名号的这一念上。心没有安在阿弥陀佛名号上,不求往生,那我们就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了。就是这么严峻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

睡在棺材里的人

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

净土者的「夹杂」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原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

【佛教词典】普供养真言

(真言)即唵。誐誐曩。三婆袜日啰斛十字也。销释金刚...

【佛教词典】世

(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毁者,堕于生灭...

为社会加温加暖

亲人要出远门,家人总会叮咛:你要多加一件衣服;吃饭...

出家的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

心识主宰着业力的方向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极乐世界也是缘起,是否也有成住坏空呢

问: 请问师父,如果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缘起,那是...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转凡成圣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一声大磬响,妄想顿时亡,思惟真心与妄想,又是怎么样...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问: 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