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大安法师  2023/05/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

现在进入第八相——入涅槃相。对于入涅槃,这是非常具有佛教特质的一桩事情。什么叫“示现灭度”,又叫涅槃?“灭”就是灭种种烦恼,“度”是度过两种生死,又叫圆寂,又叫涅槃。入涅槃相是佛最后的一着。

从经典上来看,佛示现涅槃,又跟魔王波旬有关系了,是魔王请佛入涅槃。波旬曾经有过两次请佛入涅槃。第一次是佛成道之后,应大梵天王的祈请说法——转法轮,最先度的是鹿野苑的五比丘,以及耶舍长者子五十人。度完这个,就思惟下一个要度的是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优楼频螺迦叶是一个很傲慢的人,那时候是大宗教家,摩揭陀国的国王都奉他为国师的。为了度他,佛是显现十八次的神通,最后把他的傲慢心给降伏下来,调伏,作了佛的弟子。那一下僧团壮大,三迦叶带的弟子有一千人。

在最后一次调伏优楼频螺迦叶的过程当中,佛在尼连河畔,正在那里经行的时候,魔王来了。他就对佛说:“世尊,今者你应该般涅槃了,何以故呢?你应度的人——他指鹿野苑五比丘——也得到解脱了,现在正是你般涅槃的时候。”他请了三次,佛没有答应。

佛就回答:“我今未是般涅槃时,所以者何?我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未具足故。”就是我还刚刚开始度,还没有具足四众弟子,所应度的还没有度尽——还没有究竟,还有诸外道众还没有开始降伏。这样回答三次,没有答应他的祈请。魔王就心怀愁恼,回他的天宫了。

第二次,就是到了佛陀晚年的时候,那就八十岁。其实据《长阿含经》记载,佛跟阿难在毗舍离国的时候,后夏安居之后,佛身体有点不适,佛对阿难说:“有修四神足已成功的人,常念不忘,他可以自在地留在世间,或一劫或一劫有余,能够为世间除无明暗冥,天人获安乐。”佛跟阿难讲了三次,阿难就默然不回答。本来这个机会是很好的,赶紧请佛住世,阿难被魔所遮蔽,浑然不觉。

阿难浑然不觉,魔就有机会了。阿难到外面去弄饭食的时候,魔王波旬来了,对佛说:“佛昔日初成正觉,我就请你老人家般涅槃,当时你说‘我诸弟子还没有具足’,现在都具足了,何不灭度?”这样,也请了三次。佛在这个时候,就回答——恒顺众生——三月后将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取灭度。魔一听,满心欢喜,因为知道佛说的话是不会改变的,他的目标目的达到了,忽然不见。所以佛接受波旬之请,就入定意三昧——舍寿,舍命。当时,舍寿的时候大地震动。阿难一看大地震动,这什么因缘?这时候他才回来恳请佛住世一劫,或一劫有余,不要灭度。佛告诉他:“你当时怎么不劝请?现在说已经晚了。”是这样的。这是佛陀示现灭度的因缘。

对不信佛的人来说灭度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就是死亡?这个形态上好像是死亡,本质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摄大乘论》里面讲佛作为一个应身,示现八相成道,应身取灭度有六种意思。

第一种含义,就是这一期度化众生的事情究竟了。按佛自己的话说,应度脱的已经度脱了,未度脱的,也已经作了未来度脱的因缘了。

第二是为了除乐倒故。凡夫众生有四种颠倒——无乐计乐,没有快乐,他认为快乐;无常计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他要计一个有常;无我计我;无净计净。所以示现这种涅槃,让大家感觉到无常感,解除这样的一个颠倒。

第三是“令舍轻慢故”。如果佛长久住世,业力凡夫会轻慢佛,生起骄慢之心。

第四是“为生渴仰故”,就是佛示现涅槃,让他感觉佛是昙花一现,稀有难遭,才开始生起渴仰恭敬之心。如果长期在世,一般的是生不起恭敬之心,渴仰之心的。

第五是“为身精进故”,看到无常紧迫,佛这么庄严的身——相好光明身尚且是无常,我还不赶紧修行吗?这种紧迫感能上来。第六“欲速成就故”,就是要快速地成就进入大涅槃的常乐我净,成就佛果的这个状态。

所以佛示现,只是示现涅槃,从《法华经》我们也看到佛成佛以来动经无量劫,在这个世间常住不灭,只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示现涅槃,实则无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

世间人认为死了就是断灭,实际上从《大涅槃经》看,佛的涅槃过程整个的就是神妙不可思议。比如当佛入涅槃之后,他是以转轮圣王的葬礼来作的,拘尸那国的臣民赶紧做了黄金的棺材——金棺。佛安排进去了,他们就想:我们抬到自己的城里,不让其他人来拜,我们自己拜。结果,派四个大力士抬这个金棺,不能动;再派十六个大力士来抬,也抬不动。他们想准备要派更多的力士来抬,阿那楼驮尊者就在旁边说:“你就把你全国、全城人都找来,也抬不动。”但是佛很慈悲,金棺自举。这个金棺自己举起来,升空,然后绕拘尸那城七匝,来满足这个城里的众生对佛的景仰。

第二是佛母在天上听说自己的儿子涅槃了,很悲痛,就带着天女下来。佛为了示现孝顺心,就把棺盖自然地打开,从棺中合掌坐起来,向摩耶夫人说偈赞叹,也说无常之法。

再就是摩诃迦叶来得很晚。摩诃迦叶赶紧来的时候,佛已经入金棺了,但知道摩诃迦叶来了,伸出双足到棺材外面,来表达:我知道你来了,而且对你有付嘱,你有使命。

再就是荼毗,拘尸那的那些力士,有很多的旃檀木,各种香木,用七宝的火把来烧——荼毗。一切的火都不产生作用,人间的火不能燃烧,海神的火不能燃烧,天上的火不能燃烧,最后是佛从胸口自吐三昧火荼毗的。

这很神妙啊!这就想到大涅槃,应身的这种薪尽火灭,当下有报身,当下有法身,法报化三身的灵灵不昧。

示现这个涅槃之相是要“拯济无极”的,拯济一切众生无有穷尽,其中就是留下碎身舍利子来度众生。所以《涅槃经》讲,碎身舍利子住在世间,如果有缘来拜佛舍利,功德无量。二月十五,过几天就是佛涅槃日,我们这两边僧团都会作涅槃供,两边同时拜佛舍利。这是佛陀留碎身舍利拯救众生的一个重要的物质上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是结集三藏——佛的法身舍利。

这些碎身舍利和法身舍利,其目的是要长期留在世间,来消除众生的诸漏。“漏”是烦恼的意思,烦恼的异名,就是有烦恼令众生漏落到三界,所以就用“漏”这个概念。漏,有三种:一个是欲漏,就是欲界的见思惑;有漏,是色界的见思惑;无明漏,是三界根本无明以及枝末无明。有三种漏。佛的一代时教的法药就是要消除我们众生的见思惑、无明惑的,这是从灭恶的这方面来说。从生起一切善根来说,“植众德本”,令众生发菩提心,自信自己本具佛性,以成佛作为自己的目的,这种功德之心能生无上的善果,就是德本,属于福德智慧的范畴。我们修大乘佛法要修六波罗蜜,那是成佛的德本,前五度为福德,般若为智慧——福慧双修。

最后一句就是总结性的赞叹,佛讲经说法的权实功德。“具足功德”,就是前面所介绍的八相成道,他有自利利他的功德——前面示现的童子相、出家相、成道相是属于自利的范畴;以后转法轮、示现灭度,这是利益众生的范畴。具足自利利他的功德。具足功德,也可以理解为前七相。“微妙难量”,就是指第八——入大涅槃之相。大涅槃,又称为实相,又称为大般若,又称为如来藏。这个甚深微妙之法非分别思惟所能测量,这叫“微妙难量”。所以大乘佛法为什么难以相信?一切众生都在心意识里面,都在分别、执著逻辑思维里面,怎么能够理解离分别思量的微妙的大乘佛法呢?这是实相的功德,微妙难量。

权德就是“游诸佛国,普现道教”。一切的诸佛菩萨,他们具足大慈悲心、大智慧力,他就能够游戏神通,到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普现八相成道。在大乘圆教来说,有圆教初住的这个位次,破一品无明,就有能力在他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更何况与会的大众由果向因,以佛的功德为功德的大乘的菩萨,他就能够以游戏神通的心态,逍遥自在地随着众生不同的根机,在无三宝的刹土建立三宝,来普遍显现正道之教。正道之教,也就是以一乘法来度众生。如果一乘法当下还难以信受理解,就施设权教,最后还是要把权教会归到实教,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令一切众生圆成大乘的佛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涅槃的四种差别

我们来看一看,那么这个涅槃跟菩提,到底它会发生什么...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缘

每个人与生俱来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尚未成就佛道时,一日,取地上槁...

悉达多太子见老病死而出家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地藏经》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

问: 《地藏经》里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念念向内去找原因

我有一个搞学术的朋友,他谈到中国人好像缺少原罪意识...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

【佛教词典】稽首

子题:敬有三品、礼敬有三品、三品礼敬、口礼、九品礼...

【佛教词典】二障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1、放下争论对错 有许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犯错的,...

弘一大师《药师如来法门》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

人生有七件事千万不能做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数不清的不...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

【佛学漫画】《善生经》教你远离破财六事

本则漫画中,佛陀从戒论上讲了在家人需要回避带来恶报...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星云大师《究竟的财富》

发财,是一般人共同的愿望。大家都希望发财,但是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