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圣一法师  2011/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故有淫欲,除卸淫欲,即见净性。清净之性,是我们不迷的本来面目,因此,淫性是可以除,普门品云:“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极乐世界无男女,无欲,阿閦佛国有男女相而无欲,娑婆世界有男女,有欲,而可以离,离欲便超欲界,而生色界,色界四禅天梵行清净,在娑婆世界修行,离欲、离色、离无色,便出三界,色无色界尚可以离,何况欲。

四十二章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欲无自性,因意而生,意亦无性,从思想生,思想因意,意因思想,互相凭借,犹如交芦,离想无思,离思无想,相待假有,想灭思忘,思灭想空,故云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则淫欲之念如梦不可得矣,何来有患哉。

离欲见清净性,以清净性修行,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初发心人要仔细,切莫轻敌,作容易想,淫是无量劫来生死根本,在八识田中根深蒂固,所以佛言:“为道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又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又言:“透得此门,出尘罗汉,”“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示比丘离欲之法:“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此经云应生常住孝顺心,则庶几可矣。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

佛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不应淫,淫则生死不了,俱入苦海,不为则爱尽涅槃,共入无为,菩萨不应自行淫欲,更不应教他行欲,菩萨天眼观察,一切女人皆是过去父母,焉可行欲,故云不得故淫。

起心动念是名故淫,不起心动念,例如在梦中,或熟睡不知,或被药迷失本心,或为怨家所逼,惟苦无乐,不犯。

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此戒三缘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

淫因者无而忽有,淫念迭起。

淫缘,孤男寡女同住,淫辞歌曲等。

淫法,称叹摩触等。

淫业,事遂业成。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从亲至疏,从人至畜,乃至天女、鬼女、神女,皆不能犯,更不可非道行淫,口道、大便道之类,属非道行淫。

又优婆塞戒经云:非处(非适宜之处所),非时(非合适的时间,如六斋日、三斋月,又如妇女怀孕时、产后、乳儿时),也不能行淫。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

菩萨孝顺师僧三宝,秉三宝之遗教,救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

净法与人。

从自性流出,不离自性,远离淫欲,拔生死根,法法清净,自度出生死,方能度人出苦海,故云净法与人。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应以戒律,净化人心,今违背戒律,广行淫事,日久炽盛,不择畜生,乃至淫母女姊妹六亲,令多人受苦,全无一点慈悲心者,失菩提种,作三途业,是菩萨波罗夷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问: 现在流行一种水果酵素,是用水果发酵而成的液体...

佛陀开示美色

雨季安居结束前两个星期,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星云大师《律学修持法门》

我今天讲的律学修持法门,第一点,要跟各位讲的是持戒...

淫根在于心意识,非指身体器官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学佛的好处与利益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达十余亿,而其教义...

受戒容易守戒难

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

妙莲老和尚:素食是秘方

人说命第一,我说身第一;身若不健康,命长苦痛多。...

【佛教词典】二轮身

(名数)一正法轮身,二教令轮身也。...

【佛教词典】有所缘法

【有所缘法】 p0545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所缘法...

深山中的道场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忏云老和尚自述吃素经历

(一) 我最初受打倒孔家店、打倒迷信、打倒偶像的影响...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

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

问: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自...

胜利之道

从前,有一个青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客栈。由于青...

大悲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

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萨各有所表:文殊菩萨表大智,普贤菩萨表...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