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大安法师  2023/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说,一切树木花草它都有根。根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能持,就是这个根能够使它已经有的这种枝叶花果能够保持,不失去,这能持。还有一个意思叫能生,这个根呢,它进一步能生出新的枝叶花果。也就表明我们得这个五种我们本有的善法,能够保持住,并且进一步地可以生起新的善法。

那么首先看信根:五根者,信正道及诸助道法,名信根。

这个鸟音说法,面对十方来的所有的往生者,根机种种不同,所以对这个正道的内涵,站在不同的这种角度、根机,他有不同的诠释。对小乘根性的,也许正道就是指四圣谛的这种真理,对大乘佛法的,他可能要深信即心即佛。这样的称为正道。如果从我们净土法门来看,这个正道就是六字洪名了。六字洪名就是无上正真之道,他能开发我们本有的无量光寿之心。

那么助道法,就是对这六字洪名的辅助、成就,比如像净业三福、五戒十善、普贤十大愿王,都属于六字修持念佛法门的助道法。如果能这样地去相信这样的正道和助道法,这就叫信根。这个助道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念佛行人,为什么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要净业三福?这个助道法也不可缺少。我们念佛行人不能说我一天到晚就是念佛念佛念佛,然后他助道法没有了,做人都没有做好了,敦伦尽分也没有做好了。

上次有个居士到我那里去,说她是怎么来东林寺做义工的。家里家庭矛盾,一气之下就来东林寺,就不回家了,家里也不知道她在什么地方。现在她又想家了,她又想留下来又想家,问怎么办。我说:你怎么办,你马上回去呀,你又有子女,又有丈夫,又有父母,你怎么家里不知道就跑到这来了呢?那你的助道法在什么地方呢?所以有很多学佛的学得家庭不和睦,在单位上也格格不入,社会上看得像怪人似的,这我们的助道法没有做好。所以这个信正道也要信诸助道法,修一切善法,助发我们念佛往生的这样的正因,这样才成就了信根。

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

当你信了这个念佛的这样的殊胜法门以及净业三福之后,你得要付诸行动,要勤奋地、不休息地、精进地去修习这些正道及助道法,不疲不厌。我们与生俱来有种种的懈怠放逸,一定要思维这个世间的苦难,思维生命的无常,这个一口气不来,便要堕三恶道,于是如救头燃,把这种精进心要调动起来。我们注意到很多念佛行人,一些修道人,由于这方面生死心不切,精进的根扎不下来,于是整天就是百无聊赖。尤其对于出家众,如果这个精进心上不来,生死心不切,一天到晚也没什么事,那怎么办?那他真的会感觉到非常的无聊,于是他就东跑西跑,美其名曰是参学,实际上就是这边放逸一段时间,那边放逸一段时间,道业上很难精进。在家居士也得注意,他这个精进根没有上来,他那个心就会放在世间上所有的事业上去了。你叫他念佛,他说他没有时间,所以这都不是很容易的。

我们要把这个五根扎下去,不疲不厌,如救头燃,如丧考妣,这样的心。要思维到我们多生多劫也曾经修行过佛法,就是由于懈怠放逸,因循苟且,今生还在轮转,如果今生还是这个样子,精进根还是扎不下去,我们还是要轮转。所以这个《无量寿经》告诉我们,哪怕你精进一日一夜呀,虽然我们想尽形寿精进很难,因为众生的心都是波动的,你很难让他长时间精进,但是你至少可以一段时间吧?这就叫克期取证哪。在你的克期——规定的一段时间当中精进起来,所以你看我们十天百万佛号比较受欢迎,大家愿意去做,就在于这十天当中,他把这个精进心发起来是有可能的。你让他一年一天念十万声都是很难的。十天,那么昼夜念佛,二十四个小时一昼夜,乃至一昼夜,这些就是把我们的精进心把他激发出来。

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

好,这就从我们的念头下手。我们每天打了很多的妄想杂念,我们去返照过我们的念头吗?我们每天在妄想堆里面打滚,但这些念头到底是什么?我们一概不知道。因为我们的心都是向五欲六尘,向外界是驰骋的,是看外部世界的,很难去看我们的念头。现在修行呢就是修念头啊,我们现在做不到无念,但一定要把这个念头系缘到正道上去。如果是小乘的念法,四念处,能观之心放在这个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这些上,这是正道。

那净土法门,你就系念六字洪名,以及这个诸助道善法,诸助道善法也就念我们所受的戒,念净业三福,念十大愿王,念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慈悲,念我们自己发的菩提心不能迷失,不能忘失,念这个世间的苦,念极乐世界的乐,哎,你要把念头系缘在这方面去,我们这个念才放在一个出世法的正道上。如果不系缘在这方面,可以说我们的念头本能地就会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上。我们仔细解剖自己,有很多人也说,他就坐在那里打坐,心里翻卷的也都是五欲六尘的念头,挡都挡不住,这就是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发能系缘的念,这个念一定要发起来,系缘在一个强缘的佛号当中,才把这个念根把他巩固下来。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

心要稳定下来,摄心一处,禅定,摄心在哪里呢?也就摄心在这个六字洪名上,以及摄心在诸助道善法当中,跟这个六字洪名相应,不散乱,不丢失,这样系心一处,这个定根就扎下来了。如果不能摄心在这个六字洪名上,我们的心也一天到晚散乱不已,想东想西。这个心,八识的妄心哪,是心猿意马的,是很难听我们的指挥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个心摄住,二六时中都要忆佛念佛,这是定根。

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这是智慧,在五根当中是最重要的,般若智慧。用这个智慧观照现前,观于这个苦集灭道四谛,怎么观呢?这个苦集灭道是代表着世间和出世间两种因果。苦是我们众生所感受的一个果,这个三苦啊,八苦啊,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的苦。这叫观照到这个苦。

你能了解这个苦的这种道理,苦谛,那么这个苦也是缘生法,也当体即空,所以这个苦谛当体是法身。那么这个谛,集谛是由这个苦果来追究他的原因,这是由我们的见惑、思惑、尘沙、无名惑所造成的,所以叫集谛是和合,由我们的烦恼和我们的业所和合成导致苦果的原因。那么烦恼的当体就是般若。这是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也首先把灭谛指出来,苦集灭,灭谛就是不生不灭的那种解脱的境界,解脱的果。要达到这个解脱的果,一定要修道谛,就是三十七道品。所以观照道谛为解脱之因,灭谛为解脱之果。所以这就是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这就是般若智慧的根扎下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

四十八大愿——(第29愿)受经普得智辩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于诸经法若受持、若读、若讽诵、...

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

【原文】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

净界法师:如何为往生做准备

首先,学人欢迎大家来到佛学院参访。我们早上参加海公...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大安法师:不要怕自己根机愚钝浅陋

省庵大师是非常苦口婆心的,对这些正面来劝勉,不要怕...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问: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师答: 佛...

梦里的境界是怎么出现的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

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提到往生的问题,有很多居士问:临命终时,是不是最后...

【佛教词典】七支念诵法

(修法)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佛教词典】女锁

指女色。谓女子之色相犹如枷锁,能系缚凡夫,使之恋着...

吃寺院的饭会欠十方债吗

问: 有师兄说不能吃东林寺的饭,吃了欠十方的债,这个...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

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

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

【推荐】地藏菩萨四个大愿

地藏菩萨的大愿不多,四大愿。 第一大愿: 第一大愿,...

心安放在道上,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

宏海法师:心地法门

好,各位同学,阿弥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

最为真实的幸福

一个富翁看到一个躺在广场上的乞丐,一时起了恻隐之心...

消灾延寿,相貌圆满,辩才无碍……这尊佛都能满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是药师佛圣诞日,关于药师佛的大愿及...

巧办法助你节约时间

命运之神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他给...

心灵的七个境界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

【佛学漫画】四大菩萨之地藏菩萨

四大菩萨之地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