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命不一定解脱,可能还会随业受生

大安法师  2024/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命不一定解脱,可能还会随业受生

汝将谓舍命便解脱乎。不知识随业牵,又复受生。驴女马女,亦未可知。欲复得人女之身,恐未有此之大幸。纵令复得人女,或得为男,或为人王、天王,安保其能遇佛法而信受也。又安保其于佛法中,又复遇此即生了脱之净土法门也。纵令能遇,何若今生忍耐住世,报尽即生西方之为愈也。——《与徐福贤女士书》

你不要以为你舍命自杀就是解脱了,没有这样的事。要知道这个神识——阿赖耶识,是随着业力的牵引,又会受生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个女人,她就觉得生活太痛苦了,就想得解脱,她就想自杀得解脱。佛就给她讲一个比喻,你看那条老黄牛,它负重,拖了很重的车子在后面,它是不堪拉得动,它就觉得很苦,它就想自裁——撞死,来解脱这样的痛苦。但是不知道它做牛负重的这个业解脱不了,它转生还是一头牛,还要负重。这个业力,你是摆脱不了的。随着你的业力的牵引,又在轮回里面,得到另一个生命载体。

你今生还作为人,作为人女,下一辈子也可能成为驴女、马女了,到畜生道里面去了,也未可知。如果你想在下一辈子得到人女这样的身份,恐怕没有这样的大荣幸了、大庆幸了。

这里指出一个基本的观念。印祖常常谈到,如果我们念佛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下一辈子想得人身,是不可能的。佛陀也早就悬记,得人身者,如手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我们诸位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得人身的条件一定要持五戒,持好五戒,一定要奉行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那么五戒、五常,我们做得怎么样?我们做得有欠缺,说明人身是没有了。所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得人身比往生极乐世界难。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容易,得人身难。因为得人身你要靠自己的力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得人身你还是苦不堪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横超三界。这个比较也是很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要选择往生净土,这个易行的解脱之门。

那么你想自杀,纵令你下辈子得到人女的身份,或者借助你持戒念佛的功德,能转为男身,甚至得到人间国王的位置,甚至得到天上像四大天王、像忉利天王的位置,你就在这样的人天福报当中,你能保证你就能遇到佛法吗?遇到佛法就能相信,就能受持吗?又能保证在你的转生当中,能够遇到佛法当中最殊胜的净土法门,当生了生脱死的法门吗?这些层层的淘汰,那就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今生不能完成往生净土的事情,一转生就基本上没有再遇净土法门,信受奉行成办道业的可能性。那么纵然下辈子遇到净土法门,在下辈子能够念佛求往生,那宁可在今生忍耐一切不如意的境况,住在这个世界,随分随力地过这个如梦如幻的一生,在这里好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到临命终时,蒙弥陀愿力加持,得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

所以这是用一种究竟、了脱的抉择,来破斥她原来那种女人的这种情执所产生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愚痴的见解,还是让她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不需要去出家。印祖一生是不大赞成女人出家的,连男同胞,男人出家,他也不是很赞成。印祖不赞成男子出家,他也是看到很多人出家,真的是赖佛偷生啊,狮子身上虫啊,很为可悲。但如果真正有善根的人出家,印祖也是很欢迎的。

所以印祖提出出家的两个条件,首先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这种人能够出家,越多越好。因为僧团是为住持法道而施设的,要荷担如来家业,要弘法利生的。能够起到这样作用的人,能出家,那当然多多益善。不能起到这个作用的,那还是在家修行来的好。这都是对出家这个事情,非常负责任的一种说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此岸与彼岸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

比丘命终之后趣向何处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佛陀告诉比丘...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生命只是一团泥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妇人,跑到河边准备要跳河自杀。正...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佛教词典】地界

【地界】 四大中地大的别名,地大以坚实为性,通一切物...

【佛教词典】慈明论棒

(公案)慈明谓黄龙曰:书记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曰...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大安法师:佛像、念珠、法器如何开光

问: 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

五种慷慨布施,能得大福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

惟贤长老《殊胜的净土法门》

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

常怀敬畏之心

有句老话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还有:头顶三尺有神...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诚念观音圣号,助我顺利生产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自学佛以...

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

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