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大安法师  2024/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随其心意,欲见十方无量庄严清净佛刹,悉能随心实时如愿,于珍宝树中,皆悉照见他方刹土,犹如手持明镜,睹见自己的面像一样清晰。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前述“净国照见十方”(第三十一愿)表述极乐净土一切处悉能照见他方佛国,表达依报器界的清净。此愿是从正报圣众的角度,于宝树中随意欲见他方诸佛净国殊胜庄严,即可应时如愿而见。

这一愿含摄二重法义。一者阿弥陀佛加持国中菩萨,以圆明五眼于宝树中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此庄严清净佛土,乃实报庄严土。各各佛土的佛亦是万德庄严的报身佛。阿弥陀佛欲令国中菩萨不动本处,参访十方无量报佛报土,俾使国中菩萨了达诸佛净土之行,来快速圆满自己的严土度生的菩萨大行。用明镜比喻大圆镜智,海印三昧,圆照十方无量净国。极乐菩萨圣众正是透过阿弥陀佛所证大圆镜智的赐予,方能应时如愿睹见的。

二者表明宝树具有广狭兼容之一真法界全息特质。极乐世界七宝诸树周满国土,或一宝为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合成为树,乃至无数珍宝合成为树。有种种排列组合,诸种珍宝互为根、茎、枝、条、叶、华、果。《观经》中有宝树观云:一一七宝树上,有七重妙真珠网来庄饰,一一网间又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宫殿里面还有诸天童子,诸天童子佩戴的璎珞又放出炽盛的光明。宝树的叶子也是七宝的,其叶脉如同天然的绘画,众叶间自然生出奇妙的树华,树华呈动态,如旋火轮般宛转在七宝树叶间。从这动态的华内涌生的七宝果,其果如忉利天王的宝瓶,盛满了光明。此大光明又弥漫辐射,变化成宝幢、幡以及宝盖。在此宝盖中,映现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如是宝树遍满极乐世界。是故,菩萨圣众随处欲见他方净土,都能应时于宝树之宝盖中睹见。

由阿弥陀佛愿心所流现的极乐世界,乃事事无碍法界,具足广狭自在无碍的特点。一棵宝树为狭,十方无量净土为广。十方无量净土能映现在一棵宝树之宝盖,此为广狭兼容。如同镜子(一尺之狭),能现出千里之影(广),而他方无量净国没有缩小,宝树之宝盖也没有放大,却能自在兼容。诚如《华严经》所示:“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此广狭兼容之神妙,证明阿弥陀佛的净土与华藏世界一样,乃称性之事事无碍法界,具足华严六相十玄门。

阿弥陀佛慈悲加持国中菩萨随意于宝树间睹见净土与诸佛度化众生之佛事,意在令其见贤思齐,广学一切法门,拓展自己的知见,快速成就总持陀罗尼,速疾成就佛果。成佛后于十方刹土,摄受一切轮回的众生,往生极乐净土,快速成佛。如是辗转度化,灯灯续焰,最终令十方九法界一切众生,悉皆聚会于莲池胜会,共觐阿弥陀法王,法界太和,普天同庆。“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肇愿时的瑞应),于斯方告圆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如何才能称得上对净土法门的真信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分别瑜伽论

为法相宗所依十一论之一。本颂系弥勒菩萨所说,世亲造...

【佛教词典】十识

(名数)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

宏海法师佛教祖庭朝圣参访之行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 阿弥陀佛! 那我们现在在华严宗的祖...

改变命运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变命运,不想改变命运的人恐怕很少,因为人...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

佛度六师现神通

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

念念不被骄诳染

各位善知识,禅宗一法是心地法门,不可离开心地以外用...

到市场买菜去

有两个禅寺,同在一个城中,相距不远。每天清晨,两个...

这条路走得熟悉,临命终你就容易走

在这无相当中,因为因缘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别──迷晦...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