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净界法师  2014/10/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名,心中有佛,有佛本愿的摄受,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陀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乃至于招感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开示慰导,所以能够无倒自在往生。

所以这个随业跟随念的确有差别。

我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我遇到二位老法师,他们往生我都在旁边。一位老法师是参禅,这位参禅的老和尚,他是得到妙果老和尚的真传,他参禅的功力很强。

他说他们早期在禅宗的时候,一天坐禅是十二个小时。当然参禅的意思不是只修禅定,在禅定当中要修我空观、法空观这个般若波罗蜜,参究什么是你本来面目,所以你看他空性的智慧很强,他这个人生命很随缘,生活也很淡薄。

后来他得到癌症,就面临了临命终,当然他也不念佛、他也不希望我们念佛。

他在临命终的时候,身体上有病痛是可以理解,他本来是让弟子们安排要坐着往生;但是坐了一段时间以后,实在不行,只好躺下来。躺下来的时候,我看他身体的相貌,有一点痛苦的相貌,那个眉头有点皱皱的。

所以我们讲,今生的修行,跟无始劫的业力相比,的确是有点麻烦,因为你一个参禅的人,平常没有保持对名号的归依,所以完全是随业流转。

另外一个老法师是念佛的,他是在参禅老和尚的第二年往生,我们也在旁边帮他助念。

当然念佛人不同了,这个念佛的老和尚也是得癌症,他临终的时候当然也有病痛,你看他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身体有病痛;但是我们念佛人,临终的时候要助念的,我们一助念的时候,诶,他的嘴巴也跟着我们念,就带动他心中以前的归依境。

念了一段时间以后,不可思议,他嘴巴跟我们这样动动动,他的相貌本来是有点痛苦,慢慢慢慢变成安详,而且脸色本来苍白转成红润。念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手上动一动,告诉我们他要吉祥卧,就搬过来吉祥卧,再念一段时间,然后就在佛号当中安详往生。

这二个老和尚的往生,我们都在旁边看。当然如果从自力的角度,我认为这个参禅老和尚戒定慧的功德高过念佛的法师,因为我们平常都生活在一起;但是为什么念佛的法师临终的时候,能够这样的安详呢?

因为他的生命当中,多了一个佛的力量在里面──仗他力故,佛力不可思议。

我们这样讲好了,阿弥陀佛的心是平等,像太阳普遍照耀大地;但是佛陀要照耀你,不是单方面的,你心中对佛陀没有归依的心,你不忆念他,他怎么跟你感应道交呢?

所以我们这样讲:这个念佛的老和尚在临终的时候,之所以能够跳过去,我认为佛的力量因素太大了,就是这个随念往生。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临终的时候,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这句话太重要了。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所以释迦牟尼佛看到我们生死凡夫修行,平常的时候都修得不错,临终的时候遇到业力现前,大家都是颠倒散乱。

这怎么办呢?佛陀告诉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你一定要在你的生命当中设定目标,你才能够产生随念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

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 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

念佛法门就是「菩萨之父」

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

僧璨大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问: 在家居士在特殊的条件下可以为一些动物做一些简单...

再怎么聪明,也抵不过业力

修行和做事业有些类似,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很多。为什...

【佛教词典】菩萨能生净信所有譬喻

【菩萨能生净信所有譬喻】 p1134 瑜伽七十九卷十八页云...

【佛教词典】巴吒

(人名)长者名。玄应音义二曰:巴吒,案阿含经,此长...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问: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问: 《印祖文钞》说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问: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方海权答: 在《三世因果...

恶人要如何改恶向善

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佛菩萨天天都在跟前,是我们不能够理解

无著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他在山里坐...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

断欲精进魔生恼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

心中有春天,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

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