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师  2025/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问: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师答:知道与草木何异的这个是谁?我们凡夫对于事情有取着,顺我的,我欢喜;不顺我的,我就不高兴,这个喜怒哀乐是执着心来的。这个圣人他不执着了,所以这个喜怒哀乐没有,没有喜怒哀乐,但是明了性的心还在的,他还是有。他这个明了性的心没有执着了,也就没有贪瞋痴了,所以心是清净的,清净地寂静住,那是一个大安乐处的地方。和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总是欢喜安乐的事情,我心里欢喜,但是你这个心一执着,那个欢喜就有问题。

你求这个欢喜的事情也不容易,得到这个欢喜以后,你还要怕失掉,还要保护,要保护也很难,也很苦恼,有可能还就是失掉了,失掉了那更苦恼,凡夫就是这样子。

这个圣人观这一切法都是自性空,心无所取着了的时候,因执着而来的这些喜怒哀乐,当然都没有了;他心里面明静而住,是一个大安乐自在的境界。并且我们凡夫,你欢喜如意的事情,凡夫,你若是修的福报修得大,那么如意的事情是来了,但是也是无常的,终究有一天它结束了。结束了,你就和以前没有栽培这个福报的时候一样。

就像一个发财的人,原来是穷人,现在发了财很快乐,但是财又没有了,又变成个穷人。人就是这样子,在苦、乐里面流转,就是这样子。有的时候到三恶道苦了,后来又到人天道了;在人天道一个时期,又跑到三恶道去了,就是这样流转。圣人远离了这一切的执着,超过了人天以上的圣人的境界,永久也不会再像凡夫那样子流转,这样苦恼了。所以圣人的圣道,我们应该学习,应该修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但甘其味,勿择其形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

大安法师:科技与宗教的关系

问: 请法师开示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确切地说,与佛教...

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佛教词典】有为无漏

又作无漏有为。即指有为的无漏之法。俱舍宗认为四谛中...

【佛教词典】四恶趣

又名四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有空就念佛,没空就不念

有位学长告诉末学:他去请问老和尚要怎么样念佛? 老和...

弥勒菩萨的乐观精神

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纵...

星云大师《睡前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是日已过 今天已经过去了 我无法停止...

化导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

自造业自受果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

容易发怒

有一位经理非常能干,又善于领导人,就是脾气太大了,...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

修行必须破法执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

圣严法师《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我们的身心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没有五蕴皆空的...

已当浊世,正入斗诤,后之又后

已当浊世者,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释迦出时,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