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净界法师  2024/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

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前面是针对资粮位菩萨来说,在整个修学当中远离遮障的果报而成就殊胜的果报。这以下是约着加行位的菩萨。加行位的菩萨,当然,他有禅定,那么他禅定当中如果以本尊来当作他的一个相应法的话,他的禅定会产生一个增上的效果,第一个效果就是我们讲的普等三昧。

我们都知道禅定有三个原则:第一个,要善取所缘境的相貌。比如说你是用呼吸的,你必须把你的呼跟吸,这种出入息,在心中显现出来,要有一个所缘境。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假设你在修禅定的时候,能够以本尊的名号或者他的身相当所缘境,那么,以弥陀的名号跟身相为所缘境成就的三昧,叫普等三昧。

这个普等三昧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它是经常性的;第二个,能够见到无量诸佛。

这个经常性就是一种陀罗尼的意思,它总持不失。我们一般的禅定在加行位的时候是不得自在的,比如说你在禅定当中显神通,你观想你这个时候色身是如梦如幻的,墙壁也如梦如幻,然后你就这样走过去了。但是不一定每一次都成功,有时候就走不过去。我们一个初心的禅定的人,他整个禅定的入、住、出——他要入禅定、住在禅定多久、什么时候出禅定,都不得自在。所以这个地方“经常”,表示他随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显现这种诸佛的身相出来,这是很特别的。就是他已经成就了陀罗尼,已经不会失掉。

第二个,更特别的是,他能够见到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他在因地的时候只有忆念一尊佛,阿弥陀佛,可能只是忆念他的声音,为什么他果地能够出现无量诸佛呢?这个就是普等三昧。这在一切三昧当中不可能的。一般修学呼吸的人,只能够在呼吸当中成就三昧。如果你开始观想杯子,你就进不去三昧,因为不是这个门。我们凡夫不能一即一切,法跟法是有障碍的。你习惯性用呼吸,你要进入禅定,就一定要用呼吸,没有其他的方法。

但是念佛三昧不同。因为佛跟佛是相通的,你因地的时候忆念一尊佛,你在三昧当中不但能够见到你的本尊阿弥陀佛,还可以见到药师佛、多宝佛,这个就是所谓的“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就是因为你在禅定当中修本尊相应,有本尊的功德,所以这个三昧的第一个特点,功德不失,成就陀罗尼;第二个,他这个功德能够普遍广大。

所以智者大师说:“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为什么呢?他进一步说,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他讲一个譬喻。他说:“譬如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说这个水呀,味道当然不一样。你看义德寺的仁义潭的河水,跟我们鹿谷的水味道不一样,但是等到它流入大海以后,同一个味道。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那个明了的心,每一个人成就禅定的过程不同,但是你成就念佛三昧的时候,你这个三昧的力量可以见到十方诸佛,同一个味道,因为佛的法身是相同的。

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你一个修学禅定的人,如果以阿弥陀佛当本尊的话,你那个三昧的量特别广大,有这种“普等”的效果。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一即一切”,这种事事无碍的功德显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错失良机的吴引之

民国时,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

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诸经典中都说念佛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无量的功德...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难才出世。阿难跟...

【推荐】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

【佛教词典】莲华智

(术语)五智中妙观察智之异名。以阿弥陀为莲华部之尊...

【佛教词典】大方广师子吼经

(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佛在日月宫中,使胜积菩...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所谓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顺利的环境。逆境,可以...

【推荐】「天知道」的成功

清朝末期,上海闸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很大,店门...

十种逆境为道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

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古人说,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就是说教育要从早、从小...

突然获得了特异功能,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的朋友在一场突然的人生经历后获得特异功能,...

信敬如来 功德不失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

这里本来就是地狱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而来跟他学禅,禅...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做慈善并非是佛教的正务

当代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要主张做慈善,还说做慈善事...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