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智谕法师  2019/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一切都是生疏的。不过你要学随缘。随缘了就能不动心。监香的纠正你的时候,不要起紧张心,也不要起烦恼心,这叫随缘不动心。

你千万可不要因监香的以纠正你,就发肚子火:“好吧!算我倒霉,遇上你,谁叫我来打佛七呢?师父说过,要随缘嘛!算了,我随缘算了,忍下来算了!”这个不叫随缘,这叫生烦恼。监香纠正你的时候,心不动,一切听监香的纠正。这才叫随缘。随缘是不胜烦恼,不紧张,也不起兴奋心。

或者有人说:“打佛七应起欢喜心,有了兴奋心不是很好吗?”不,那并不好。因为兴奋过后,情绪一定低落,欢喜过了情绪也会低落,不如清净心、平等心能如如不动。所以大家要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随缘这个法门,对我们修学念佛有很大用处。你遇到危急的时候,或者病痛的时候,一切随缘,不动心,那你就可得大受用。反之,如果危急的时候心慌意乱,病痛的时候大哭大叫,你的心散乱了,必将增加你的痛苦,更谈不上往生了。

念佛的功夫,除平时得受用外,最重要的就是用在那生死一刹那之间。那一刹那之间不失正念就得往生,“临终西方镜、分明在目前。”要是心一乱,不能随缘,就没有这种情景了。因此,我们修学念佛的人,这个随缘不动心最关重要。

你不能随缘,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我执”。由于我执心太重,所以不能随缘;由于我执太重,所以起一切烦恼;由于我执太重,所以造一切恶业;由于我执太重,所以堕落三途。大家应该觉悟,放下我执,求生西方。

我执心一起,有四种烦恼。四种烦恼是: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由于这四种烦恼,就有所谓“见思烦恼”了。见思烦恼是凡夫位上的迷惑。由于见思烦恼生,你才堕落到凡夫位,进入了六道轮回。由善业因缘可生人天,由恶业因缘堕落三途。无量劫来我们出不了生死,就因为见思烦恼。归根结底讲起来,我们不出生死,就是因为我执心重,也就是因为我们不能随缘。假如大家念佛能够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那就转凡成圣了。

那么,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怎么能够办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持念佛名。当然,你学参禅,学止观,守戒律,是学其他的法门,都是要你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不过最方便的,唯有持念阿弥陀佛名号。

同时,还应知道,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他有四十八大愿,愿愿度众生。念阿弥陀佛是二力法门,其他的一切法门都是只靠自力,我们有了自力,更依仗佛力,自然更容易做到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了。

或者有人说:“我虽然念阿弥陀佛,但还是我执心很重,不能随缘,那怎么办呢?”是的,有些人是会出现这些情况。这是没有把一句阿弥陀佛念好。我告诉大家一个办法,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一声佛号要发之于心 ——从真诚心发出来;出之于口——把声音念出去;入之于耳——使自己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然后还之于心。这样,保证你一切乱念不起,我执日轻,能够随缘。不相信你就这样念一声佛号试试。

不过,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至于心,还嫌太繁琐,事情太多了一定乱心。我们可以把这四项归纳成一个,就是把佛号念得至诚恳切,听得清楚。挺清楚了以后,自然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了。这是容易办到的。还是那句话,不相信你试一试看。

为什么是主要的呢?大家知道,打佛七要心安神宁。心安神宁是入道的第一步方法;如若心不安神不宁,不可能入道。要想心安神宁,一定得处处随缘,所谓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要是你能办到这一步,虽在生死之中的娑婆世界,可是你已在西方九品莲华之中了。这样才叫栖神净土。

我略为注意到大家的行动,见到有许多人喜欢东张西望地乱看。这样会影响你的道心。你如果低目垂簾,我就不知道你心里是否在打妄想。因为我是个凡夫,没有神通,不能知道那么多。不过,当你眼睛乱看的时候,我肯定知道,你的五识和六识俱时炽然而起,一定心乱了。甚至从你的眼光里可以看出,你是有爱,是有嗔,是顺境所起,是逆境所起。

不管你是爱、是嗔、是顺、是顺、是逆,这些都是生死。虽然,你把眼睛闭起了、收起来,也不一定是心中不打妄想,不过总要好得多,对你修习的利益是会增加的。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的散乱心是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入的。眼不看,最低限度六根去了一根,再乱,也只有五根乱的了。

而且一般众生最乱心的是眼根。希望大家念佛的时候,眼不可乱看,以致自乱其心。如若你不乱看,修行久了的话,你看东西,眼神有一种表现,他有一种智慧之色;反之,你不这样修,你所表现的将完全是凡情。希望大家注意到!

七天念佛,一开始就要下功夫——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现在开始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26愿)菩萨得金刚身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大安法师:往生唯靠弥陀,而密宗要视师如佛,如何看待

问: 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低调才能长远

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职场中低...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五欲的过患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

【佛教词典】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

(印相)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

【佛教词典】能闲居

【能闲居】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能闲居者...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

问: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愚者叹于恶,明者叹于善。─...

没有良心

公输班是中国有名的工程师,也是工匠的祖师。他的一双...

无私的服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推荐】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

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

梦参老和尚《觉林菩萨偈》讲述

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万法一幻丛,死生一幻场

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