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般若智慧

大安法师  2011/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如何修智慧、修般若这一块是非常陌生的,而这一块确实是佛教的精髓所在。佛的一代时教,讲法四十九年,五时说法。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阎浮提众生分别、执著很重,对世间法的本质看不到,认为一切都很真实,看不到一切有为法梦幻泡影的空性。佛告诉我们,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究竟。生命如石火电光,然而在生灭里面有不生灭的自性。佛在四十九年当中不断地说,反复地说,然而我们仍是不开窍,对境、对人还是认为那么真实,那么贪恋,那么执著,所以就导致了无穷的痛苦。一切法都是缘生的,既然是缘生的就不是本有的,自性本空。展开说有十八种空,从体性上来说自性本空。空空亦空,一空到底,这叫毕竟空无所有。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空中生妙有,在空性里面才会出现无尽的庄严。华藏世界无尽的庄严海,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就是从空里面升华出来的。不空什么都没有。般若智慧无住生心。然而众生就会住一个法,众生的心处处可以缘,就是缘不了般若。就像一种细菌微生虫,它能够附在任何事物上,就不能附在火上。它害怕火,而众生害怕空。《金刚经》中说如果能够对无四相这种空性,听了不惊不怖不畏,那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乃是在无量诸佛所种善根,才能听了心生欢喜啊。

般若的根本智和后得智,还要有慈悲在里面。三乘的佛法:声闻、缘觉、菩萨,都谈般若,但是般若的程度有所不同。证到阿罗汉果,他得一切智;证到菩萨果位,得道种智;只有到佛的果位,才是一切种智,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十方无量众生的无量个念头,每个念头又生住异灭,而佛都知道你每一个念头是什么。如来悉知悉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智慧?我们来看阿弥陀佛因地,他修行的过程,建立净土的过程,就是从般若空性里面产生出来的。“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佛净土,必成如是刹。”阿弥陀佛他把自己成就极乐世界净土的方法说出来了。“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谈的是般若问题。有对空性的契入,又有慈悲的愿力的导引,又有对菩萨行捍劳忍苦的精进,就必定能成就像极乐世界这样的刹土!所以极乐世界的刹土,它的表述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第一义谛就是空性,从空性里面生出的妙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才是一个至极清净庄严的净土。那么阿弥陀佛是这样修成的,我们也即将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现在虽然契证不了,但我们要趋向这个目标,也要知道诸法的空性,一切法无我。也要生起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分随力地修净业三福,修十大愿王,修菩萨的六度。这就是“专求佛净土”。以后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像他方世界的大菩萨一样,发起这样的愿心,得弥陀大悲愿力的加持,也能成就像极乐世界这样的刹土。

智慧非常重要。很多人的执著、痛苦,就是由于对般若空性没有概念,以至于我们处于这个转型期社会,有这么多的社会心理问题,抑郁症达到几千万,自杀率居高不下。这都是缺乏对般若空性的把握,以及缺乏从空性中生起的仁爱心和慈悲心。没有这样的一个提升,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就会很低了。人不是经济上的动物,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欲望层面。禽兽也是饮食男女,人要超越禽兽,就要超越饮食男女。超越的地方,就是刚才讲的对般若空性的把握,以及由空性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尊严,才能显发我们本具的佛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开发智慧的潜能》

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

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

【佛学漫画】般若·心经

般若心经...

慈舟法师《八大人觉经浅释》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但是归依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今生错失净土,六道劫数长远

以今生的修行,总有点戒定的功夫,也信点因果,也努力...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

四十八大愿——(第29愿)受经普得智辩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于诸经法若受持、若读、若讽诵、...

【佛教词典】十三难十遮

小乘之律法,授具足戒时,教授师为简别受戒者之器或非...

【佛教词典】金藏

(譬喻)真金之库藏也。以喻众生之佛性。见涅槃经七。...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

天趣之因与果报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

倒霉时,勤剃头少懒睡

你们先看看古人编辑的历代名臣言行录,历代名臣奏议等...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禅者的心境

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