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如瑞法师  2019/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中的第一句“布施好品德”,了解到布施通常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

除了这三种布施以外,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在《杂宝藏经》当中佛说有七种布施,不损减财物却可以得到大果报。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当中善用其心,随时随地都可以来行布施。

第一,眼施

这是说用好眼色来看人。见到人时给人家一个好眼色,用好眼来看父母师长,来看出家人乃至遇到的每一个人,我们就能获得大福报,将来可以得天眼,成佛得佛眼。

第二,和颜悦色施

和颜悦色是说面部表情看上去非常温和慈祥。用欢喜的表情来供养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一切人,可以获得容貌端正的果报,未来成佛得真金色身。

第三,言辞施

这是说用语言来布施,说善言软语。爱语可以安抚人心,启迪智慧,在别人伤心的时候能够帮别人打开心结,烦恼的时候能令人心得清凉。

说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安慰,将来的果报就是言辞了了。言辞了了,就是说话清清楚楚。

我们也常见到,有的人说话别人听了爱听,言辞了了,分分明明;有的人说话就不了了,含糊其词,这些是由于过去在语言上造作不同而导致的。

如果今生能用善言软语来布施,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将来成佛可得到四无碍辩,也就是义无碍辩,法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

第四,身施

用身布施简单易行,比如说看见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于其他人走过来,主动上前迎接,问讯礼拜出家人,这就是用身布施。

身布施所得的果报是相貌堂堂,身尊贵并且常受人尊重。这种布施简单易行,但如果我们不善于用心,不懂得它的功德,也是做不来的。

如果懂了,时时处处都可以培福修慧,就如文殊菩萨所说:“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第五,心施

《杂宝藏经》里面说:“虽以上事供养,心不和善,不名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养,是名心施。”

这是说以上所说的眼布施、和颜悦色布施、言辞施和身布施,离开了善心和善,就无法真正成就布施。只有用善心,存好心,才能成就布施的功德。善心和善布施可得到心地明了、不痴狂心乱的果报,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

生活中,当我们第一念起恶念的时候,第二念就要赶快纠正:“尊敬的佛陀,我错了,我应当存利他的心。”

有位善知识教导大家说,无始劫来我们常起不好的心念,真正发起成佛的心,是不容易的!

他说不妨作意学着发菩提心,比如走路时碰到个香蕉皮或者砖头瓦块儿,明知道会影响行路的人,第一念不想拿这是自私的心,但第二念就要想到:我是佛弟子,当发菩提心,把它拿开!用第二念来纠正第一念。

那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的不自觉,通过用佛的教法鼓励自己,久久就习惯成自然,菩提心就能发起来了。

第六,床座施

用床、座椅等来布施,不是送人,只是暂时外借。自己有床、座椅,见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于其他人有需要时,应欢喜令坐。

我们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老年人或者病人,不妨自己站起来让一个座位,这种功德也是很大的,将来能获得尊贵七宝床座的果报,成佛时会获得佛的狮子座。

第七,房舍施

把自己的房舍临时让给父母师长、出家人乃至其他人居住,为他们提供方便,这也是一种布施。将来会获得自然宫殿的果报,成佛以后可以出生诸禅定等。

了解了多种布施方法,我们怎样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功德呢?这就需要在布施的时候不要去执着能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物。

首先要有尊重心,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

其次,要根据对方的需求及时行布施,如有可能就亲手布施,训练用一颗平等心,去布施急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这种行布施就如同把大果树的种子,种在广阔肥沃的田园里,将来树大无碍,收获的果子也是没有限量的。

“布施好品德”,“好品德”是说从布施学起,也是在破除“我”和“我所”,也可以提升我们的品德。众生之所以在三界里流转受苦,都是被“我”和“我的”所拖累,如我的钱,我的房子,我的地,我的儿女等等。

我们学习布施,可以先从布施身外之物做起,如布施钱财等这是属于外布施。经中说佛在因地里为了众生的需要,而施舍头目脑髓等身分,这种布施便属于内布施。

要知道,无论是内施还是外施,都是破除众生贪欲烦恼的利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如果我不种菜,就写不出那样的诗了

大约十五年前,当我在美国时,有位美国佛教学者来访。...

远离邪淫十法

一、清心地: 心地能清,淫念就不会生。一般人心地常...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心脏,也不是肝肾,...

【佛教词典】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p1389 西域记九卷二十页云:没...

【佛教词典】二和

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圣者共同断除见思二惑,及共同...

慧律法师-一行三昧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法宣法师,诸位法师、...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永保初心」的意义

问: 在听您开示的时候有句话叫做永保初心,很受感动...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

莲池大师劝素文七不杀

世间人把杀生吃肉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所当然。于是放心...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

净土法门的起信之障--认知

起信之障,我们先谈这是个难信法。佛在很多经典说,这...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