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大安法师  2011/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关于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时具足信愿持名,临终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对这个问题,我们净土杂志上期对这个问题有个答疑,这个答疑一发表出去以后,据说网上有很多的争论。争论是好现象,真理越辩越明。

这个问题可能是这几年净土弘法中的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敏感在什么地方?有些信众他有一个很牢固的观念。就是说临终的时候一定要正念,一定在阿弥陀佛上,如果不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于是这就使很多人得到了一种困扰。他常常琢磨:哎呀,我念了这么多佛,我临终能不能正念呀?怎么正念呢?不能正念怎么办呀?一下那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怎么办?那我就完蛋了!甚至说,一定要端坐,端坐才能往生,躺下就不能往生了。一下子搞了很多事情出来。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也就是谈到往生条件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谈往生条件一定要依据圣言量!不能依据我们自己想像的一个标准,立一个章程。所以我们根据无量寿经。我们是这样去认为的:临命终时能够正念,落在阿弥陀佛上,当然我们要提倡。往生更有把握,品位更高。但是这里不能这么说:你临命终时的一念不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不能这么反推过来。所以我们说你不要在临终的念头是什么去计较。而要把目光放在我们的平时,因地中是不是具足信愿持名来考究。十八愿讲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是通临终也通平时。你平时具有这个十念都可以往生。无量寿经也讲到你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一昼夜的功夫,乃至中间你还怀疑了,还退转了,还不念佛了,甚至连善恶因果都不相信了,到临命终时还有很多的疾病,这时候按照自因自果,一定要下三恶道的。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都有办法让他往生。只是边地疑城而已。所以我们说抽象的讲正念往生,你是没有办法讲是正念还是不是正念。因为我们不要老是讲“我”如何有正念,应该想到阿弥陀佛能够令我们产生系念。如果把这一念解开了,我们就放心了吗!

在我们的每个念头里面,都有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他有无量的慈悲,他有无量的巍神愿力保任我们往生。只要我们有信愿持名一昼夜的功夫,阿弥陀佛保证我们往生。这样我们就不要纠缠是正念还是不是正念了。如睡眠去,他也可以往生呀。不一定往生就要惊天动地呀,异香满室,天乐盈空。当然有这个临终瑞相更好。但如果他是在一种睡梦当中,你不能就说他没有往生。所以往生的阶品是无量无边的,众生的根基无量无边,临终的往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在这个上面不要去计较,我们就要观察他因地当中是不是具足信愿持名,只要他满足净土经典当中讲的信愿持名的这个条件,我们就可以说他能往生。是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很多情况都是一个戏论!所以我们要理直气壮的说:平时具足信愿持名,无论临终是什么情况,他是可以往生的。

有人听了这话又说,你是不是本愿法门呀?这根本愿法门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阿弥陀佛绝对是用这个大愿对我们做了这个承诺的。而且是有圣言量的依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种信心,是建立在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上,不要老是建立在我的功夫怎么样上去琢磨它。你谈自己的功夫,你就一辈子生活在恐惧当中。你说一个再修行很好的人,谁能保证我临命终时我就是如如不动,正念。他都没有办法保证呀。他不能保证,又把这个当成往生的条件和标准。你说他一辈子修行是不是忐忑不安。我们把这个问题放下。在信愿持名的具足方面,因地方面下够功夫,然后一切阿弥陀佛能帮我们解决。这就是善导大师讲的“作得生想”。我们具足信愿持名作得生想。一切法由心想生,作得生想我们就一定能往生。你老是怀疑,哎呀,我能不能往生呀?临命终时往生不了呀,往生不了我要到三恶道去呀,那一天到晚这个样子,你真的就麻烦了!你还真的就是往生不了。善导大师讲作得生想,昙鸾大师说业事成办,净土往生这桩事情已经成办了。印光大师说你具足信愿持名,虽然还在娑婆世界,已非娑婆之久客,虽然还没有到极乐世界,已是极乐之佳宾。不也是表达这个意思吗?所以我们不要给自己画地为牢。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

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不发生...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

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

问: 世人闻念佛念心,心净土净之语,因胶执内心,拂...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在讲净土宗的祖师简介,...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使生疏的佛号变熟悉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娑婆世界道难成

【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

【佛教词典】劝诫

(术语)教善云劝,制恶云诫。如来之教法,必具此两门...

【佛教词典】故思业

(术语)一作故作业,故思造业,故思所造业。故意所作...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佛学常见辞汇(一画)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

不持戒修行是为魔业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须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供养僧人用钱如法吗

问: 请问师父,现在居士供养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 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

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

我们时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产...

能知天下本来无事,便是万事如意

由于现代资讯传播迅速,带给人们焦虑的梦魇也相当多,...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佛教的十善业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