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大安法师  2023/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与徐福贤女士书》

念佛行人以执持名号为正行,助行也不能忽略。所以在《观经》里面佛无问自说净业三福,净业三福都是助行的范围。福德的范围是不能忽略的。

在我们日常的修行生活当中,我们所有做的善——只要是佛教徒,他深信善恶因果报应,他自然会倾向于做些善事。要盖寺院他会来布施、要塑佛像他会来贴金、铺桥补路、慈善事业、放生、印送经书这些善行,一般正信因果的居士,他都会随分、随力地去做,出家众也更会去广修一切功德。

所以大至很大的善行,小至一丝一毫,乃至于自己没有钱而随喜、赞叹,这也是善。人家捐一万,我就捐一块,那也是善。以及我们读诵大乘经典、礼忏,种种善根,怎么样呢?都要以这些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有的人,他只是念佛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行一些修桥补路、放生、慈善这些善事,他不回向往生,回向求人天福报,回向他的孙子考上大学,等等。你不要岔开,还是所有的你都要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我们一切净业的行门,都会成为往生净土的助行。

为什么叫助?助和正,正就是主力军,主打的。助就是帮助他达到目标,所以正和助的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所以既然是助行,帮助正行达到目标的,不能说你做了善行你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了,你就不是助了,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这就比喻成你要成大地,构成大地的那种厚德载物,必须要很多的尘——众尘,很多小土块构成大地呀!你成为浩瀚的大海,你必须要江河湖泊的水都要去呀!才成其为大海的广大呀!所以“有容乃大”——所有的都集中在一个方向去,要聚焦,不要把它分散,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样就形成大地的广大,形成大海的深邃,就成了无量了,不能穷尽它的边际。我们的功德一定要到达一个临界,形成一种无量、无边,它就放大,放大了无量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不回向和发愿,是否可以往生

问: 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都在一...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吗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

彻悟大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

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 一句弥陀...

这样的老实头,就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老实头很可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钱不值,...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想要明心,这句名号就是佛心

念佛也要明了自心,这些都是作为上品往生的开示,这种...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

世间的事务,永远了不了

修行要务,立愿为先,建立大愿为当务之急。菩萨又向众弟...

身心的污秽,才感招环境的污秽

这个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我们...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

【佛教词典】二十八天名称

【二十八天名称】 三界二十八天,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

【佛教词典】一多相容不同门

为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用”而言,就诸法相入...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

信佛是不是迷信

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星云大师《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