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音菩萨如何救苦救难

净慧法师  2018/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音菩萨如何救苦救难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若遇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如果船上的人能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可以即时救拔,使其安全。

黑风是什么呢?就是内心的烦恼。罗刹鬼国在哪里呢?烦恼起时那种不安定、怒火焚烧的状况,就是罗刹鬼国。

昔有一官人,问一位长老 :如何是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禅师突然对官人说 :你小子问这个问题做什么?那位官人顿时之间面色就有怒气。禅师说 :你已经掉入罗刹鬼国了,你这一怒,罗刹鬼国就现前了。那位官人听了禅师的话马上面有愧色。

原来佛法就是这样灵验,涅槃的境界和罗刹鬼国就在一念之间的把握,修行人就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这个地方把握不住,一念失去觉照,就堕到罗刹鬼国。佛法都是用来对治人的烦恼的。烦恼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它的性质、它对修行人心态的影响则是一个样的。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种种法包括烦恼与菩提、清净与杂染、善与恶、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不离自心,关键在于如何使自心不沿着染污的方向跑,而是沿着清净的方向,不生烦恼,菩提现前。这就是要做功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平常,我们观察自己的心念,往往比较粗,容易忽略心地上比较微细的烦恼杂念,只有静下来回光返照,才能把心地上微细的尘垢,用智慧的光明来观照,才能够发现自己内心充满着尘垢。尘垢不除,本有的光明难以显现。即使在某一片刻露出一线光明,由于我们的心地积累的尘垢太深重,那一线光明很快就被尘垢埋没了。

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时时勤拂拭”是什么呢?就是觉照的功夫,就是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尘埃是什么呢?烦恼、妄想、杂念。提起了觉照,就能使烦恼、妄想、杂念停止活动。觉照的力量强一点,烦恼、妄想停止的时间会多一点 ;觉照的力量不强,烦恼妄想停止不了。这一正一负,总在内心打仗。知道做功夫的人是在打仗,不知道做功夫的人就随着烦恼妄想在转。整天是妄想,整天是分别,整天是各种各样无谓的追求。追求达不到目的,苦啊!身心交瘁,坐卧不安,失眠,各种各样的毛病都出来了。

一切都是有因有缘,有因有果。不种发财的因,就结不了发财的果 ;不种善因,就不会有善报。平常一毛不拔,又想获得很多回报,那怎么可能呢?平常懒惰,寸草不拈,就想坐享现成,那也是不实际的。如果自己不能警惕,坐享现成就是坐消福报。一个人福报有限,培植的善因善缘有限,坐享其成就是在消耗。消耗过分了,苦就在后边。有许多人年轻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也有许多人年轻时消耗过量,年老的时候衣食无着 ;也有的人平常不知道种善因、结善缘,到了老来孤苦零丁,没有人缘。像这样一些事情,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

修行人既要知道参禅、打坐、念佛、修智慧,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做诸善事,培植福报,福慧双修。在因地中福慧双修,在果位上才能福慧庄严。所以修行一定是两方面——修福和修慧,在内心也是两方面——一要有大智慧,二要有大慈悲。大智慧从哪里来?从修慧中来 ;大慈悲从哪里来?从修福中来。所以一个人是不是有大慈悲大智慧,就看他知不知道努力修福修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自立法师:观音菩萨聪明偈

我介绍一首「求聪明」的偈子,这是我做小和尚的时候自...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为什么观音菩萨要帮助恶人呢

问: 《普门品》说,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若有罪,若无罪...

佛经中关于观音菩萨身世的记述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观心的下手功夫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净慧法师:顿悟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净慧长老追思荼毗法会在湖北黄梅四祖寺举行

2013年4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

【佛教词典】四种轮王

(名数)金银铜铁四种之转轮王也。...

【佛教词典】佛眼佛母

梵名 Buddha-locanī。又作佛眼部母、佛眼明妃、佛眼尊...

见性是离一切相的,没有寂静相,也没有扰动相

我们看第一个,开合宝掌来证明客人跟主人的道理。看经...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

圣严法师《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不要说别人过失,一切错误都归自己

学佛之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辱骂别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