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  2017/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下这个身体,执著在病苦中,即使念佛也不能自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对死亡的恐惧,一般人也都会有。但是你不要过于的离谱了,就是你不要总是恐惧死亡。要知道死亡迟早是会到的,死亡也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面前的,就是说我们要遭遇死亡。死亡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就好像我们的念头,这一念起来了,这一念又下去了,这个念头的起灭实际上就是出生和死亡的过程。把念头的生灭放大,也就是我们生命诞生和死亡的过程,每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人是迟早要死的,无常是如影随形跟随我们的。

现在我们要关心的问题是,我死了之后到哪儿去?十法界当中最好的地方是佛法界,就是极乐世界。那我怎么能拿到往生极乐世界的船票?你只要信解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救度是每时每刻垂着金色的手臂来救度我,只要我们接受这种救度,愿意往生,我们死亡的当下就是极乐世界莲华诞生的开始。你对这点有一种认知、有一种信解,你就心生欢喜,就不会处在恐惧当中了。

这个身体你不要放不下,身体确实是一个假的东西,里面没有一个主宰,也就是没有一个“我”。地水火风是缘起的物质现象,一切缘起法缘起无自性,都是空的。我们的精神现象,心意识,就是八识,也是缘起无自性的。身心都没有一处真实,我们的身心都是坚固妄想的产物。

所以,你照见五蕴皆空嘛,观自在菩萨他能够度一切苦厄,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心,了解它的空性,你不会执着。对好的感觉不执着,因为好的感觉、愉快的感觉、幸福的感觉也是虚幻的;对痛苦的感觉,身体的这种病苦,也是缘起无自性,是空泛的,你也不要去执着。苦乐都不执着,实际上心就安定在一种止观的状态当中,心就比较平和。虽然有时候会有病苦,但是并没有难受到苦得、痛得过不去的情形。所以你把病苦、身体看淡,虽然可能当下看不空,但至少要看淡一点,那么我们念佛的功夫就能着力,得力一点。如果你对身体、对病苦的执着很大,你完全被那种感觉控制住了,那你念佛就肯定很难念得下去,这是一个此长彼消的关系。所以当在病苦当中,你不理睬这种病苦,咬紧牙关来念这句佛号,不要被这个病苦所笼罩,这很重要。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有一定困难。有一个故事:一个老比丘生病了,一生病就很痛苦啊,他就叫“哎呦,哎呦”,我们一般都“哎呦,哎呦”。那旁边人就说:“你这时候要念佛啊”。他就说“哎呦,我念不起来”,就是一连串的“哎呦”,越“哎呦”越痛苦。旁边人正好说“你就念:哎呦,阿弥陀佛”,他觉得有道理,于是痛得念“哎呦,阿弥陀佛… 哎呦,阿弥陀佛”。 诶!在“哎呦”的病苦当中,打进楔子了,阿弥陀佛进去了。最后念念念,念得阿弥陀佛的力量上来了,最后他说病好了,“哎呦”没有了,阿弥陀佛留下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也有寿命的吗

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 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极乐世界也是缘起,是否也有成住坏空呢

问: 请问师父,如果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缘起,那是...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

两土世尊度众生的分工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

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 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

【佛教词典】恶叉聚

恶叉,梵语 aksa,又作呜噜捺啰叉(梵 rudrāksa)。意...

【佛教词典】无记十因

【无记十因】 p1060 瑜伽三十八卷十页云:谓于世间种种...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

持咒往生需要信愿吗

问: 《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

分心散乱的对策

其实除去五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常被忽略的...

出家的含义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

色身从何而生,又从何而去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一句弥陀念诵听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