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净界法师  2013/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法,我们必须让这个道法在心中生起来。但这个道法是什么,你要先清楚。我们看这个讲表,第一个是迷真起妄,第二个是返妄归真。我们迷失了真实的心性,而生起了颠倒妄想。我们看这一块:

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结业。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这段经文是你学佛之前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如果你这个道理不懂,严格来说你没有资格谈修行。你只是跟三宝结缘,就是你根本就没有入门。所以这一段,这个讲表是判断你是不是佛弟子,你是入门了还是你还没有入门,你只是在佛法的大门外圈里面打转,这个道理很重要。

那么这道理你要知道两件事情,第一个,你本来是怎么回事;第二个,你现在是怎么回事。我们先看看我们内心本来是怎么回事,我们内心是本来清净,没有任何的烦恼,这第一个。第二个本来自在,我们本来具足种种智慧功德的妙用,这个是指智慧这一块。第三个本来平等,我们本来没有跟众生有任何的对立的,我们的心本来具足大悲的。所以我们本来的面目是清净,自在,平等,这是第一个认识。

那么第二个,我们现在为什么变成这副德行,整天在那个地方起烦恼,造罪业,而流转生死,这里有一个关键,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毛病。

在《楞严经》里面很强调这个观念,就是说你修行之前,其实修行就是治病,所以你要吃药之前,你要知道你的病在哪里,你不能乱吃药,你今天吃一颗明天吃一颗。

有些人学佛很多年,但是我们很难去做一个生命彻底的改变?就是你从来就不知道你的毛病在哪里?你从来就不知道你到底哪里出了毛病?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就不可能改变,因为你找不到开关嘛。

我们本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平等,但是我们现在变成不清净,也不自在,也不平等,这个地方是哪里出了毛病?它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的妄想。

这个妄想我们解释一下,它是怎么回事。妄想是由感受而来的,我们一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先有一个感受,富报大的人他过去有善业,他从善业而来,他的感受大部分是快乐,一生当中,快乐多痛苦少;富报比较差的人,他一生当中痛苦的因缘多快乐少,但这个感受还不是问题,因为感受没有相状,但是感受下一个刹那带动他的想像力,他会从这个地方捏造很多影像。

比方说我们喝咖啡好了,你看我们真正喝咖啡的时间只有前面第一秒钟,你的舌头跟咖啡接触的时候你感受到那种咖啡的味道,如果这个咖啡是你习惯性的,是合乎你的身体的,你升起快乐的感受,然后呢?你会干什么?你会赞美它,你心中开始说话,这个咖啡很好喝,它是在哪里买的?在哪里出产的?那么从此以后你就没有真正在喝咖啡了,第二秒以后你就完全活在你的妄想。

所以我们跟外境接触只有一刹那,我们一个人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活在自己的妄想。我们其实不是很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我们宁可相信自己的妄想。所以妄想开始活动的时候,你就产生执着,你就住在妄想。

所以唯识学上,唯心所现,唯识所住,这个麻烦就是说,你就住在你的妄想,这个就是盲点,所以你就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人生搞得这么复杂,就在这里。其实我讲实在话,业力引申的问题是少数。

佛陀说,我们中的第一支箭是合理的,就是我们的痛苦只有少部分来自业力,那少部分,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妄想把痛苦膨胀,我们只所以受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把它扩大了。

其实你不要老是怪你业障深重,其实你的心理因素占了很重要的因素。我讲实在话,你研究唯识学你就知道,真正来自业力的刺激,说你没有饭吃,这个是饥饿,你会感受到痛苦,你没有衣服穿,现在人哪几个是真正业力来招感痛苦的,很少,现在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就是你的妄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问: 平时有人说,做人需要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学佛...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不理睬妄念,是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点修行体验的:妄念来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这个...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

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一、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印光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

【佛教词典】一切事苦

【一切事苦】 p0006   瑜伽四十二卷八页云:云何名为...

【佛教词典】果头佛

(术语)天台宗之语。四教各果上之佛也。四教仪曰:钝...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

佛陀照顾老病比丘

佛陀在世时,他慈悲爱护一切众生,贫困的、病苦的,他...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立即采取行动才是最佳选择

中学生说,将来我毕业,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信心啊,这个分别很大的啦。不是像我们说啊,我念句阿...

酒满茶半

常常听说一句话叫酒满茶半,但为了什么,却并不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