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净界法师  2023/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别相念、总相念。虽然观受是苦,但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四个智慧是互相操作的。它是先观无我,就是人生的快乐跟痛苦你说了不算,是过去的业力决定的,所以业感是不能主宰的,痛苦跟快乐是由业因决定的。先说明感受的来源,是由业力变现出来的。

痛苦的果报当然是觉得辛酸。快乐的果报虽然有一时的荣耀,但是你别忘了,无常败坏!所以从不坚固的角度,它也是痛苦,因为它让我们过度地期待而产生失望。所以结论:“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诸位!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也观想一下,如果你对感受一路看起来,它是痛苦的,是无常的,不可控制的,你没办法作主的,那你对感受就完全放弃了。但是你别忘了,弘一大师讲一句话说,修大乘佛法的人,心志要苦,意趣要乐。你看一个人,修行老是苦苦恼恼的,你说这个人也可以修大乘佛法吗?没办法。当然你不能把自己修得太快乐,太快乐你就没有出离心。但是你一路的悲观,其实也不利于菩提心的。你自己都没有快乐,你怎么可能给众生快乐呢?这不合乎人性。

那怎么办呢?有方法,看第一句话。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中道是很难的,我们凡夫要么就过度地追求,要么就一昧地排斥,这个都是落入空有二边。那么怎么能够空有平衡呢?看第一句话,先看这个感受怎么来的。“妄想驱驰”,是一念的妄动,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然后攀缘前面的六尘,那么心法跟六尘的色法的和合变成六根,有六根才有六种感受。这个感受活动要有根来依止,就是你没有身体,你哪有感受呢?它有个六根的。所以这个感受是“因缘所生,唯心所现”,是没有真实体性的。

所以修行它是这样:这个感受的操作,我们要放弃三界的感受。因为三界的感受虽然有些快乐,虽然你的福报很大,你有能力来享尽世间的快乐,但是我劝你不要这样做,即便你有能力你也不能这样做。因为三界的快乐有过失,“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那你这样讲,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对感受的期待完全放弃?也未必。你看极乐世界,佛陀要你“欣求极乐”。你看看,佛陀讲《阿弥陀经》,佛陀自己也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佛陀也没有否定快乐的感受,佛陀也是用快乐来引导我们。所以,快乐本身不是罪过,问题是你的快乐不能在三界里面得快乐,你要追求大乘的法乐。

为什么叫意趣要乐?你看有些人拜佛,拜一拜,法喜充满。喜欢拜佛的人,他越拜越轻松。当然他有方法,他是下实上虚。喜欢打坐的人,他打完坐以后思惟法义,他读一遍《法华经》,读一品《法华经》,他也是身心法喜充满。这也是快乐的感受。难道你要一昧地否定吗?你完全否定快乐,那你就变成阿罗汉了,想受灭。阿罗汉就是把感受灭掉,把第六意识的想蕴也灭掉,前五识的感受也灭掉了,所以这个人六根的功能基本没什么作用。

所以我们在操作佛法的时候,怎么样把握中道平衡?就是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就是这个“权实不二”的概念。诸位,为了以后着想,为了你的成佛之道以后不要有障碍,请你不要用一种断灭的方式、极端的手段来处理问题。除非有例外,你这个烦恼太重了。你这个事情,你看上一个喜欢的东西,你看上这个包,你本来一开始控制,但是你非买不可,一个礼拜以后你还是喜欢这个东西,那你用断灭的方式,偶一为之,可以。

但是这种权法的操作不能当作常法,就是针对某一种特殊的烦恼,你偶一为之,用断灭的方法来下重药,这个是可以的。但是绝大部分的情况,都要站在就是它本来是不存在的,然后再去对治它,正常是这样子的。就是“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你这样子做,我跟你保证,你未来的菩提道,你这个叫做坐大白牛车,那就是顺畅,直达车,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你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直趋无上菩提。这个就是《法华经》的妙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

病是众生之良药

【原文】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畏惧三途之苦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惧三途之苦。经上常常讲:失人身者如...

欲望来了怎么办?你需要这十五个退欲灵丹

对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于未然,在你被淫欲控制将要手淫...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彰显佛的果德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

《善生经》为现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财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标。然而,世间的富人,...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

问: 阿弥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有个疑问...

【佛教词典】八大曼拏罗经

(经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说...

【佛教词典】无相教

阐明万法皆空的教法,如诸部般若经所说者是。...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

什么会让你迷失方向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

小和尚扫树叶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

净土法门具体怎么修法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情急之下如何守住口业

问: 平时还好,但急了时很难守住口业。请问法师,您...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依着这个神咒就能离苦得乐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这个《...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

如何回向给被堕胎的胎儿

问: 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