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宽运法师  2017/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个人,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都是从财、色。我经常说,好财为财所累,好色为欲所伤。就是你好什么,将来得到的苦果都是一样的。佛教里讲因讲果,有因就有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接着我们讲二十三章,二十三章说,妻子甚狱。佛说:“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就是我们对于妻子儿女的挂念,这指的世俗社会的人。比系于牢狱捨宅,比牢狱还要去困惑自己。

牢狱呢,它有假释也好,它有刑满出狱也好,它有结束的一天。但是人系于妻子儿女捨宅的心,永远没有捨离。这样他最后也是没有捨离,所以这是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所有的众生都是如此。就像我们这个身体受之于父母,一路一路以来,我们每一个人皆是如此。财色招苦,妻子甚狱也一样是苦,就是把我们捆在一起。

但是佛教里说,特别是在《孛经》里有讲,佛所意,佛所称赞的有四种。第一种是什么呢?治贪淫,这些妻子儿女是因为我们的贪淫而起,衍生下一代而贪取的。第二,就是我们如何的除秽。除秽就是人家妒忌。第三,除我们愚痴的念头。这些东西是因为愚痴而引起的。第四就是得乐不喜,逢苦不忧。得到乐没有欢喜的时候,逢苦也没有忧虑,人只有这样才叫欢喜自在。时刻都在这种欢喜里,但是世俗社会里的人,系于妻子捨宅,这每一天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天有所挂念。这也是众生的根性所在,只有这样,你想出家了道,就是你要远离色欲。如果这个欲不能捨离,色不能捨离,你永远没有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说我们人生需要持五戒,我们想要出轮回,要跳出三界,就是你要修十善才能升天。

你继续修行,修行什么呢?你要知道苦、集、灭、道,知道人世间是苦,你要离苦、断苦。只有离苦、断苦,你才能升华,只要你升华了,你才会进步。所以人生里我们说,“仰止唯佛陀”。佛陀他是完整的,他是可以说所有的人世间的,各种对他都没有束缚。那我们都知道释迦佛在要成道的时候,天女用种种的方法来诱惑他。但是他如如不动,他没有丝毫的动摇的念头,他没有这种念头。他自己还给天女来开示,他说:“情爱是苦。”她因为从这里的开示得到启发以后,她还得到初果的罗汉。

所以说我们所有的众生,如果不讲不解,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得到出离。所以说妻子甚狱,就是这个妻子甚于牢狱,牢狱有出期,但是人系于妻子捨宅这样的心是没有出期的。所以每一位要想学道的人,特别在《四十二章经》里,让我们每一位都应该离家。那你要出家,你离家。如果你不能离家,你身出家心不出家。你的心还是一样,因为我们诸法唯心所造,都是我们心想中生。

因为我们控制意念非常非常的难,那我们怎么办呢。像经里说的,就好像一头牛要吃草,看护牛的人要拿一根杖,杖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要去吃草。就是由戒生定、生慧。我们知道他给我们带来的烦恼,我们自己要有戒、戒行,通过这个戒,我们如何的生定。让我们智慧增长,能够破迷开悟。让我们把自己的身心,超越这些情爱。佛教里说,小爱的升华就是大爱,大爱的升华就是慈悲,慈悲的升华就是大慈大悲。

所以佛教说把这种小爱,升华到对众生的爱。对所有人的爱,这样的爱扩大以后,远远比单纯的妻子、儿女、捨宅。人生的意义大很多,所以我们经常说,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只有你慈悲喜捨,把小爱变成大爱,人生的意义就从这里找寻,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发大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五种夫妻类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

亲戚为何不喜欢我家的人

问: 弟子心里很苦,亲戚们都不喜欢我家的人,在一起...

安住于何处

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父亲

问: 为什么我爸爸总是夜不归宿,谎话连篇?这到底是什...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佛教词典】灵场

(杂名)灵佛灵神之道场也。广弘明集二十二竟陵王发讲...

【佛教词典】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

持戒清净者能得五种功德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

素食提升智商,高考中榜抚慰天下父母心

爱因斯坦说: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 富兰克林说:...

父母在家,如同活佛在堂上

孝顺不能等!父母在家中,就如同活佛在堂上;如果连眼...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的故事

宾头卢,此云不动,名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姓也。别...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

从十个方面说明过午不食的利益

第一个方面,人体新陈代谢是凌晨四点钟开始就加速,一...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

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

来去自由的良介禅师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