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净界法师  2021/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攀缘心,在《楞严经》讲到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业力的问题。

你一旦动攀缘心,一定会带动生死业力。所以一个人攀缘心愈重,生死业力就愈重,他会循业发现。当你起攀缘心的时候,就会随顺你的业力--有些人你很喜欢、有些人你不喜欢。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系,宿业所变现的景象你没办法改变。所以你一旦动攀缘心,一定会启动你过去的业力,生命就变成二分法。

如果你是安住在真如,生命就没有好坏,它只是个影像而已。但是你开始仁者心动,这个世界就跟着动了,生死业力、宇宙万法也就开始动了,生命就变成了二分法,有好的、有坏的--有些东西你会起贪欲去追求,有些东西你会起瞋心去排斥,这是业力的问题。

第二个,你会产生错误的想象。

业力给你的种种景象跟感受,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你会生起颠倒想,认为应该去追求,这个对生命是好的。然后过去的宿业,一旦跟颠倒想结合起来,你就造罪了。怎么办呢?《楞严经》是怎么去对治攀缘心?

《楞严经》是认为:业力所变现的这一部分,我们没办法改变;哪些人会对你比较好、哪些人会讨厌你,这一部分你没办法改变。释迦牟尼佛身为佛陀,他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他的家族要被灭亡的时候,佛陀也没办法改变,他用神通力阻止琉璃王不要去杀害他的家族,也没有办法,这是业力。

但是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不起颠倒想,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在消除业力这一块,而是消除你的颠倒想。《楞严经》提出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身,意思是说:当我们今天遇到人事的问题时,是先启动慧身--不迷

你要先观照这个景象是本来没有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虽然这个人跟你讲一些不好听的话,但是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上等人直接从不迷下手,从生死业力中通过去,这个业就消了没了。 但是,要像上等人不迷,不容易,完全靠智慧化解问题的人不多,那怎么办呢?不取

你要我不迷惑我做不到,我明明看他骂我是真的,那就不要取--不要住在上面。就算这个影像是真的,但我不住,即便你骂我是如此的真实、你伤害我也是如此的真实,我可以选择不要把心住在上面,我可以去念佛、去想一些未来光明的事情,透过无住启发定身--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果你的智慧、禅定都薄弱,智慧的观照也薄弱、禅定的安住力也薄弱,你又取着了,那么最后的底线就是戒身了--不动,不要乱动!虽然我现在心里很气,但是我先不动,靠持戒的功德来收摄自己的烦恼。

所以《楞严经》是先启动慧身--不迷,如果这个防线被破坏了,就用定身--不取,不取又被烦恼破坏了,就用戒身--不动。所以持戒是整个身口意的最低防线,如果连不动也被破坏了,那就失败了!

这是《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忏云法师《四念处的观法》

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观,用四念处、五停心析空。把物质分...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

这个心一动,身体也就会随着而动

何等是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宏海法师:楞严法会开示

各位道友,特别是今天我们格外的因缘,正法眼藏,楞严...

断疑生信修善法

问: 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白话解释

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精辟圆顿,事理兼备,悲...

【佛教词典】军荼利明王经轨

(经名)军荼利仪轨,陀罗尼集经第九金刚阿密哩多军荼...

【佛教词典】三火

(譬喻)三毒之火。即贪瞋痴也。宝积经九十六曰:我见...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生死轮回淫为首

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知行合一最实际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

六种女性的不同性格特点

人有男女之别,男女之间除了身体上的构造不同,心理、...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孝心是做人...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

如何诵《地藏经》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