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净慧法师  2018/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净慧法师答:这个问题是由于没有弄清楚数息和念佛的目的而引起的。四祖引用《观无量寿经》的话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怎么样才能使这个心就是佛呢?要在“即”字上用功夫。“即”如果是当下的,就是顿悟;“即”需要很长的过程,就是渐悟。六祖能够即心是佛,当下就明白了,所以是上根利智,顿超法门。我们一般的人,往往要在“即”字上用相当长时间的功夫,“心即是佛”一下子还即不了。你要它是佛偏不是佛,它总是凡夫。佛是“无念、无相、无住”,但我们总是有念、有相、有住。

“无念、无相、无住”什么意思呢?早上有位法师跟我说,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那就好了;可是它偏偏不像镜子,像录像机!因为在镜子里面,光明闪烁,森罗万象皆可显现,显现完了又不留痕迹。但是录像机呢,录了什么都有影像在里边。这就好比我们的心总在著相,干净不了,无不了,空不了。所以就要用功夫来净化此心。用功夫有各种各样的法门,就看我们适合哪个法门,在哪种环境下适合哪个法门。

比如说数息,从一数到十,中间不能有任何的东西插入其中,而且要让数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数息在静中修往往比其他的方法更有效,但如果在动中修,特别是在人事繁杂的场合修,往往不容易做到。如果是独自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当中,在那里散步经行,动里边也还是可以修。在动中,往往念佛的方法更容易把握一些。

不管是数息还是念佛,目的都是要让心能够即佛,使心能够与佛法的要求相应,这才是修行的关键。“心即是佛”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是有一个过程的,慢慢才能“即”。天台宗讲有“六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就是说要经过这六个步骤,才能够落实“心即是佛”这四个字。所以说要达到“心即是佛”,静中怎么修,动中又怎么修,没有什么一致不一致、如法不如法,只要你是在做这件事,只要你是在让心成为佛,让凡心成为佛心,怎么修都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

【推荐】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问: 请问在生活工作中精进修行,甚至不倒单,可以不?...

【佛学漫画】《净土圣贤录》生死大事,在此一举

百劫千生的生死大事,就在此一举。你要努力直往,不要...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

生活的迷失与觉醒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

一切的仪规、念诵,都是为摄心而设

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

守一不移的功夫

安住当下,安住在呼吸上。在安住在当下之时,为了使我...

【佛教词典】因明(Hetuvidya)

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即知...

【佛教词典】过去庄严劫

劫有过、现、未之分,现在的大劫叫做贤劫,过去的大劫...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宏海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

疗心的药方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 温柔半两、道理三分、 信行...

好人不提当年好

明朝崇祯年间,常熟进士蒋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