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应该要不急不缓

李炳南老居士  2024/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应该要不急不缓

念佛这桩事,总得不缓不急,否则易出毛病。当初释尊有一弟子,擅弹七弦琴,此人学佛后很是用功,不肯休息。在一般人见之自然甚好,但释尊视之则不对。因凡事得取中道,不用力固然不行,用力过了,怕难持久易生退转。

释尊知其情形,遂于一日召此弟子来前,命试奏一曲,但嘱须将琴弦放缓,弹来不成声调;又命上紧至紧到极点,这样非但也不成声调,且不到三五勾托,弦却断了数条。此人谓师不知琴法。释尊问是何故?此人谓琴弦缓则不成声,过紧则断矣。

释尊谓汝明此方可修道,用功缓而不进,固如琴弦缓不成声,但用功过急非但事不能成,将如此琴一样断弦。

诸位同仁念佛,不只七天来此念,定要天天在家念。若在家不念,则如琴弦太缓;来了这里拼命地念,又如琴弦太紧易出毛病。

或有人说:常听你讲克期求证,又说要精进,怎么又说急了出毛病呢?这须分清,克期是不休息,精进是不昏沉不散乱,常寂常照要是外头拼命的喊,心里一股劲想什么好现相、好境界,那是躁急不是精进。

躁急是要出毛病的,因着心不能清净,心不能安定,不净不安是大不合法的。精进是不断、不退,常寂常照,虽是唇舌不住,但是心要安闲,若工夫不到时候,便求有境界瑞相,是躁急,是二心多心,躁急与多心,便与“一心不乱”毫厘千里矣。

故念佛必须要心身轻安,念到心气和平就是好境界。否则太急躁,即使念上三个星期,也是不能得到好处的,而且会着魔。

有偈云:“唇舌虽不住,心意要安然,油钵持过市,能由静得全。”

这偈上二句是说念的时候虽然舌唇不住的动,但心意要安然自在,这安然自在是什么都不要企求,有企求便不是一心,是二心了。好境界,工夫到时自然便有,不是心躁急求来的。

喻月照水,若举一盆水摇摇动动,向东去取月见不到,又持西去求月,又见不到。水动波兴,总是取不到。倘将水盆平放地上,波静不生的时候,月形自然会照现的。

下二句是说端油过市而不倾出,皆由心意安静的缘故。

这里有一段故事,是说:古时有一国王,要试验一个人的智慧,与他约就,要他端一满钵油向闹市中去走一遭,转回来要他一滴不倾,否则杀头。

国王事前却在街上摆布醉象和美女乐队,意在搅乱这人的心思。此人只得遵旨前行,刚走过去前面来了醉象,好多人都惊惶不已,喊着退开。此人因生死关头,惟有不慌不忙,镇静自持,端平钵,看清路,一心无二用,从人群中过去。

前面却又来了一群乐队,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的美女,一阵脂粉香气和嘹亮的音乐,路旁的人又齐声喝彩。此人因想到死上,仍是把心安在油钵上,放平了步,目不邪视,耳不旁听,走了过去。

结果回到国王的面前,果然一滴油也没有倾出来,安安全全,免了死罪。

诸位要知此一钵油一滴也没倾出来的缘故,一者就是心要专一,二者就是心要安闲。吾人念佛得力处,也就是要心专一及安闲。明此方能有成就,方能救得生死。

诸位诸位,吾心喻钵,六字洪名喻油,五欲六尘喻醉象歌女,国王杀头喻生死轮回,诸位诸位,要把钵持平,照顾钵内的油,莫教它一滴倾去!如此方能保全性命,一切醉象歌女都不要去理它,我们走一遭试试看,莫要使油倾出钵外,专一专一,安闲安闲,一直念下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李炳南老居士文章列表

我们要有这两种的决定相信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念佛不改心,等于说空话

人身不易得 念佛,在六道内都可念佛往生,可是人道往生...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

【佛教词典】涅槃及灭

【涅槃及灭】 p0931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于灭界中...

【佛教词典】寂静施设安立

【寂静施设安立】 p1018 此有余依地之第二相。瑜伽五十...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懂得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