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梦参法师  2011/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大乘教义告诉你,说人我空、法我也空,人法双空。分段生死要灭,变异生死也要灭。菩萨行菩萨道,二死永亡又不入涅盘。入涅盘即是不入涅盘,这是什么意思?永远度众生。经常用你的般若智慧来观照,你所学到的法是告诉你去作,不要执着,你要是执着法,这叫法执。

说法利益众生,这是自己去行道,说法帮助别人,这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是菩萨。你作什么事,这就是你应当作的这些事,你不能在这里生起贪着,生起利养心。

什么叫利养心?利养心就是受供养,「你要供养我才给你说法,不供养我就不给你说法!」但是古来大德有的要是不供养他,他就说你是轻心慢心。依照西藏的教义,西藏喇嘛会说,你若不供养,闻法只得到慧,没得福。供养了而又闻法,福慧具足。修福一定要修慧,修慧必须修福,要福慧两足尊。

「唯乐佛菩提」,菩提果就是佛究竟的果位。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一心求智,只有一念心,别的都没有。这是什么意思呢?求佛的智慧,在求佛修行的当中,「专精无异念」,绝不再念生死,在你修出离法的时候,绝不再念世间,这叫修行。

修行的时候消除你世间的五欲观念,不让一念生起五欲,简单说就是你现实肉体的爱好,不要贪恋、要放下。

世间法放下了,佛法就提起来了。这个放不下,那个提不起来的啦。这个怎么能放下呢?依着佛的教法,看破了不贪恋了叫放下。一心求佛法,照着所说的去作,这叫提起来了,看破放下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出家人要好好办道,不要往钱多的地方跑

现在,我们讲二祖寺这个道场。《楞严经》第九卷讲:旷...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

价值都要用折扣来计算吗

打折扣是商家买卖的一种促销手法,意思就是照原来的价...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

我所鸟的故事

这个在佛经里,有一个叫本生经的故事里面记载。在无量...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

苦的根源来自于各种欲望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生意财源不顺是何因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

【推荐】家里有这种情况,赶快给他念经做好事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

这只鹅能听闻到佛法,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

这个世界的苦难很多,一般说是有八种,就是你遇不著佛...

【佛教词典】为庄严心等施

【为庄严心等施】 p1176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云何为...

【佛教词典】四真实

真实,乃表里如一而了无虚妄之意。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气盛不谦虚的后果

雪公老师在世时,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扩展心胸...

新加坡人瑞许哲居士辞世 享年113岁

多年来积极从事公益活动的许哲去世了,享年113岁。 和...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

寻找真正的快乐

这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对众比丘们提起过...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

没有僧宝,二宝居士能独立存在吗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二宝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题耆罗与那赖的故事

过去有两位菩萨,志行清净,心境寂然,无所欲求,光明...

分心散乱的对策

其实除去五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常被忽略的...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