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梦参老和尚  2020/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是心。咱们起念动念,说心里起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心。我们现在一般的照内体来说,心有个心脏吧。人死了,这个心脏随着死了,你还有心没心呢?我曾经跟两个,一个死过两次的,他死过两次。

我一个归依弟子,她在生小孩的时候难产,小孩生下来,她就死了。她死了,感觉着她这个心识离开体了,生到虚空中去了,看见十方没有光明相,东西南北就不辨了,就像咱们讲的迷方,迷了。

她心里有个念头,突然她一想:“唉呀,我这小孩生下来,谁喂他奶呀?”这一念,又回来了,又回到她肉体里来了。她一回来,她感觉像爆炸了一样,那个痛得她又离开肉体了。因为她那个神识在十方走,她还是系念她这个小孩子,说:“我不能走,我走了,他就活不成了,我还得照顾他。”

她这第二念又系念,又回来了。这回虽然是痛,离不开了,神识不离开了。

她问:“这算是什么?”我说:“这算昏迷,临时的,没到你走。你的神识虽然离开肉体了,因为你这个心念系属着,你寿命还没尽,你走不了。如果你寿命尽了,那鬼就把你带走了,你不走,他也把你锁走了,那不由你自己做主了。这个时候还是自己能做主的时候。”

另外一个是个出家人,我们闲谈的时候,他说他死过两三次。我说怎么死过两三次,你现在还活着?他讲他的过程。不要听故事,我说这个迷了,研究你的妄心跟你的妄体,两个脱离的时候是什么境界?

像咱们做梦的时候,有时候离开肉体了,他们叫夜游、夜梦,这种现象很多。他本来躺下睡觉了,睡着了,人在床上睡觉,他惦记着明天他们家里头要做个什么事情,他得挑两缸水才够用。心里这样想,他睡觉,这个事他放不下,身在床上睡觉,夜间他就起来去挑水。夜间去挑水是做梦,两缸都挑满了,他回来又睡觉。

等他醒了,他还想着要挑水。一下床,鞋都是湿的,屋里都是水。因为他来回挑水,那鞋来回踩进来、踩出去。他就想夜间好像我挑了,但是是做梦,是真实的?你说是做梦,两缸水挑满了;说真实的,他还在床上睡觉。怎么理解?

刚才我说这个死了的又回来了,他是一个农民,那时候是韩复榘做山东省主席,抓兵。那时候谁要当兵?谁也不当兵,抓来的。就把他给抓来了。抓来了,他不愿意当兵,十几个人结合就逃跑。那韩复榘对逃兵抓回来就枪毙。就把他们都抓回来,抓回来枪毙。枪毙,他是打死的。枪毙了,人家检查尸体的时候打死了,回去了。

夜间下点小雨,枪没打中必死的要害地方,夜间他就活了。活了,他感觉四肢还能动,没死。等他一动,他痛得不得了,他又死了。死了生到另外一个地方,要受生没受生之前,他看见那家人有妇女要生产,他说:“这个我不能进去。”他往外退,他就跑了。他这一跑,他神识又回到他尸体来。

回到尸体来又痛,痛得不得了,神又离体了。他说两三次,最后离不开了,虽然痛,也减轻,微弱一点,他就爬。爬到附近一个农民家里头。人都要做好事,“救人一命,胜造浮屠七级”,就把他给救了。慢慢给他治疗,他就好了。

好了,他就怎么样呢?看破红尘去出家,当了和尚了。当了和尚,他经常爱讲他自己的死亡的故事。他说人死了之后,十方俱墨,没有一点光明的。有缘的地方,该你受生就可以去了;也有错误投生的;或者借人家的身体还魂的,也有。这类故事很多。

懂得这个道理,拿这个做参考吧。迷了,但是心里头要有念,看你念什么?这叫专注一境。像我刚才讲这个都是有念,他不能达到无念。一切众生因为无明迷了,根本迷了。迷了,他那个心就变了,变成了“受、想、行、识”。

刚才我讲这两个故事都是“受、想、行、识”,就是心境。这个时候无明迷了,产生一种念,把这个心产生为念。心本来没动的,因为念头动了,心就动了;心随念转,心随着念转变,而实在真心没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

大安法师慈母往生记

关于助念问题,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生命一直处于倒记时中,...

预知时至的人能带我一起往生吗

问: 法师讲经当中,提到有个老和尚念了几十年佛,将...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推荐】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地藏菩萨曾用十三劫来勤修苦行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问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佛教词典】拔目鸟

(异类)十王经所说二鸟之一。谓鸦也。经曰:一名无常...

【佛教词典】四处安住正念然后请问

【四处安住正念然后请问】 p0469 瑜伽三十卷一页云:若...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开悟的人,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一个开悟的圣人他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为什么?他活...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推荐】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前些日子,有位长期住在美国修行的法师写信给我,提到...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发心的意义与类别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发...

舍利弗侍者的宿世因果

我们相信了佛法的人,也就是相信善恶果报,相信了善恶...

佛教徒如何对待所谓的「瑞相」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