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梦参老和尚  2020/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或者念大乘经典才是修行,反而觉得做饭、烧开水、或者游山玩水,都不是佛法,这就错了!没有一件事不是佛法,没有一件事离开你的心而能成就的,你要把一切法都运用到自己的心上,以这个心再来修行起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这个“定”并不是说六根都不动了。我所说的这个“定”不是指这个“定”,而是在眼观色、耳闻声、舌尝味的时候,都在“定”中,所谓“那伽常在定”,这个“定”要怎么修呢?就是要“观照”。

观照,在教理的术语,叫“毘钵舍那”。“毘钵舍那”,叫做“观”,“观”就能够得到三昧、三摩地、禅定、奢摩他、止。这些都是一样的,名词虽然很多,但是,意思只有一个,简单的说就是“定”,“定”了才能生慧,没有“定”的慧是没有根的。

这个“定”要怎么学呢?就是心里上经常的觉知,心里觉知就是明白。佛就是觉,也就是明白,你明白了,正知正觉了,这就是佛。经常有佛的觉知智慧,觉知观照。觉知观照什么呢?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观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观照的方法是随个人的做法而有所不同。

我以前观照的方法,是念阿弥陀佛或者念地藏菩萨,用呼吸的方式,吸气的时候就念“阿弥”,呼气的时候就念“陀佛”,或者“地藏”、“菩萨”都可以,你用久了就可以一鼓作气了。一呼一吸、一吸一呼都是地藏菩萨,随时这样念。

有一位缅甸的大智者马哈希禅师,他教导一种方法很适合我,但是他的方法不是像我以佛菩萨为名号。他都观照些什么呢?他说要观照吸气,往内吸气腹部就胀,往外呼气腹部就扁了,就观你呼吸时的腹胀、腹扁,思想自然就会专注在这个动作上。

如果我们不注意还是注意不到,他还告诉我们,你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肚皮,一吸气肚子就往上鼓了,一呼气肚子就扁了,专注在你肚皮上不放。人必须呼吸,但是这个做不住、念也定不住,用这种息念住的方法,念定不住跑了,你也不要着急,也不要非把它拉回来不可。

马哈希禅师的方法是不拉,我以前的方法是拉回来。好比说念头一走了,把它收摄回来。马哈希禅师是随着念头转变,他说,你观照腹部的胀扁,把能动念的心,跟你所观的,随你腹部胀扁的现象,就是观照使它不失,念念的使它不走样,念念的去观照。

就像我们拿箭射靶,箭箭都射中的意思。观照不失,如果这个念头跑了、岔开了,念头晃荡了,不观照腹部了,呼气时腹部自然的会扁,吸气时就胀了。吸、胀、扁,用手触摸,但是念已经跑了,不在这上面,怎么办呢?你赶紧对自己观想说:“散了!散了!”经你这么一说,你的散乱就回来了。

你说:“散了!散了!”散乱的现象就没有了,这就是“照”。这样的“照”就叫“念住”,念必须要住到这个胀扁里头,不要让它散了。你这样的对照一、两次,散乱的现象就没有了。初次使用的时候,你中间住久了就是呼吸,清清楚楚的“观”就是呼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 就跟我们吃素一样...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

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

我今天就讲一个字横,横就是不顺当,我们怎么把横顺当...

怎样忆佛

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

净土岂有十万亿之遥耶

然娑婆秽土,全是众生染想感结,纯一秽恶;而蠡髻梵王...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身口意常时这样去观想

你用这种(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观想力,还是不能入、也...

《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观:宝树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念《地藏经》想要去做坏事,这是不保护你的

你要依照《地藏经》的意思去修行。有些人念《地藏经》...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

【佛教词典】无垢优婆夷问经

(经名)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

【佛教词典】四机

(名数)机者机器也,又机缘也。善根当发,名为机。一...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

现代居士学佛多年,为何没得到佛法的利益

现代居士信仰的淡化,虽然学佛多年,却没得到佛法的利...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不杀生的十大利益

释迦牟尼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当知菩萨有一法,能...

圣严法师《本来无一物》

问: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偈子,本来无一物是其中的一句...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这样算杂修吗

问: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譬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广修福德,相好庄严

《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