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梦参老和尚  2020/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一个字,“照”。

大家要“觉照”,觉是什么?当你念佛的时候,你觉照“南无阿弥陀佛”。觉照的意思就是你的智慧。讲念佛,没讲般若智慧,但是,念佛的时候,能念的就是般若智慧。

应起觉照,不要糊里糊涂念。念佛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要作观想念,就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不是妄念的念,要你用智慧去照。

念阿弥陀佛,不要求快,不要求数字。我们好多人,一天拿个念珠记数,念的数字多了,好像就成功了,根本不是这样子。一句弥陀就好了,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一句弥陀作大舟。”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条大船,但是主要是你觉照的功夫。

所以,在念佛的时候,应当自己先认识自己的念头。恐怕很多的道友们,对这个不大注意,“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注意你的念头,要怎么样呢?“念念从心起”,每念一句从我自己生起来的,“念念不离心”,完了你要知道,知道什么呢?谁在念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究竟是谁啊?

人死了,口还能念吗?口不能念了,可是心还没死,心在念。为什么说念佛到临命终的时候最关重要?外形已死了,他的心还在念佛。念到这样的程度,口不念了,心在念。

《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那请问大德啊,你用哪个心念佛啊?过去心念吗,现在心念吗,未来心念吗?

我这个讲得比较深入,心对境有,看见阿弥陀佛像,到了佛堂了,或者现在我们打七了,有心,但这是境界相的,心要对境有的。那境界相呢?是由心生的,这种《华严经》的念经、念佛方法。

我的老师,慈舟老法师,他是讲《华严经》的。这种念佛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时候,到那儿就成了,这是上上的念佛。

心对境,有了,那境是心生的,但是,我们这个心是虚妄心,它不是常住的,它一歇一念、一歇一念……它常跑,这叫生灭心。那你自己要有观照的,要自性念佛,念的是自性弥陀。

假使外缘境界没有了,心还生不生?念阿弥陀佛的人,照样地生,心照样生。不是虚妄心念,从这一步的功夫啊,真要做起来,很难的。念佛,用真心念,这是咱们讲《华严经》这是真心。我们现在所有的修行,就是要打消这个虚妄心,要明白了自己的真心。

现在我们这个心,是因为有境才有的。比如说,咱们现在打念佛七,大家打念佛七了,你才精进,要是不打念佛七呢?我们净土部,虽然不打念佛七,我们也如是念,别的部不是这样,像戒律部,他学戒律去了。

这是叫你自己念佛要懂得,懂得什么呢?要心念,不是口念。口是境,口不是心。心对境来说,那是要明了自性的心,用心念的佛,那你就念念都是念自己的,阿弥陀佛就是自己。

能用这个心,念佛念到这个,心能转境了,用阿弥陀佛转一切了,那你临命终的时候,还不了生死吗?还不生极乐世界吗?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时候,还是上品上生。到那儿就见佛,见佛就闻法,闻法就开悟。

像我们现在一般念佛的,生到极乐世界,还是凡夫,你还得修。不过他没有生死变迁,直至成佛,不再流转了,苦难都没有了。也就是说,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了生死了。慈舟老法师讲这个,是按《华严经》讲的,在这里我们有些道友们是初学的,听不懂的就没法进入。

现在你念阿弥陀佛,只能是止妄。念佛要能达到用真心念,不要用妄心念。这个现在我们的道友做不到,特别是我们在家道友做不到。那你就用妄心念,妄心念得妄心歇了,那真就现了。妄心歇了,真心就现了。

我们一定要懂得,懂得什么呢?把我们的妄,我们要认得它,这是妄。这一点你入了佛门,受了三归,你才能知道真和妄。不然,连这个你也不知道啊。你一天所有的生活当中,全在虚妄当中,没有一件是真实的。唯有到庙里念念佛,这个还是真实的,因为它能够导致你归真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 我们能够往生,是...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净土宗善知识的标准

净业善知识首先要知见正确,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对...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

【推荐】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念佛法门必须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念佛没有巧路,靠的是老实念佛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星云大师《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我很荣幸能在台湾宣扬佛教多年...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这位护法神,独护地藏菩萨

坚牢地神跟地藏是一个系统的。坚牢就形容大地,我们一...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

这种满愿不是好事

好多人请了占察轮,不知道怎么用。最重要的是相应,相...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佛教词典】始终心要

全一卷。唐朝荆溪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一○○册。内容...

【佛教词典】如法佛眼

(修法)向佛眼尊修祈祷之法也。如法二字,总名严仪之...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今生遭到果报,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

驴的哲学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

在凡圣同居的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感应

我们这个世间也是凡圣同居,这世间有圣人,但我们是凡...

《宗教不宜混滥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教...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

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戒

丙六、说四众过戒 这一条戒也是属于菩萨的重戒。也就是...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

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