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梦参老和尚  2023/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修多罗”翻“契经”,就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这个理跟机,机就是观机说法,机就是事,事跟理必须得相合。大乘经教义里头是这样说的,“若有众生能观无念”的,则为向佛的智慧。

不论男女老少,能依本觉的理,才生起来始觉的智慧,完了以这个智慧再观那个理。念佛也如是,修观也如是,参禅打坐、就像咱们学习也如是。观想你本觉、本来的那个本觉,本来面目是什么,禅宗就参这个话的,叫“参话头”。

把你念头打死了,“许汝法身活”——“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是向那个无念处,以有念达到无念,让你观,让你参。这个观、参,就是你产生一念的正念。一念!要有第二念了,不同了。只是一念。为什么咱们拜佛的时候、或你做什么时候,前头加个“一心”?二心,不行了。叫“一心”。一心,还是有心;有心,达到无心。

一念,这个念是正念,一念正念。念什么?向无念处去,这一念向无念的念。一念要达到无念,连这一念也没有了。若有第二念,达不到本心了,那跟心源、跟那本觉不相应了。大乘经是这样说的,若有众生能观到无念的,那才是真正的向佛的智慧。只是一念,一念成佛。

一念是达到,把这一念也没有,叫无念。如果你念佛能这样念的话,达到无念处,成了。若是有第二念,就跟那本觉、跟你那心源相反了,一有第二念就相反了。这一念的正念,念到成佛的时候,他究竟成就了,一切的方便善巧都没有了。方便善巧是你不能达到一念,想一切办法、想一切方法来度你,来使你产生、达到这一念。一念而达到无念,无念是佛智慧,佛智慧是无念的。

咱们这讲的本觉,也就是本觉义,也可说“真如”,也可说“一真法界”,也可说“佛性”,都如是。从十信开始,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再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经过三贤位子,再经初地、二地到十地,都是一念观无念,这就是正观,用这个来照。

这时候先破灭,而后要销灭异;灭、异破了,再破了住,最后再销灭生,这叫“还源观”。生、住、异、灭叫“生起观”。生起一定要还源,不论哪部经、哪部论所说到究竟处,都让你观无念——说我在念,念即无念;拜佛,拜即无拜。

好像我们这说话是圆融的,听起来好像不合道理的,无念还要念什么?必须有念才能达到无念。你从你开始的发心,才能达到佛的智慧。有时候这个智,属于修行人的智。修行人用观智观照。观照什么?观照是我向,这个向是能向,向什么呢?向佛。第一属于能观想的观、向,第二就是属于佛。你观无念这个观,就是能向。无念,达到佛的智慧,那就是所向。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咱们这一部论讲就是你生起这么个信心,不是你能修行得到,现在还没到这个程度,只要你能够信,认为这个说法、认为这个佛的教导是对的。咱们最初讲体大、相大、用大,无念就是那个体大,就是本体。向这个无念去做,向这个本体去做,得用观想、用念,念即无念;用观想,观即无观。这属于方法了,这属于相跟用。体、相、用。

懂得这个道理了,《大方广佛华严经》你明白了,不论他说好多,一百卷、一千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这样。“大、方、广”,这是体、相、用三大。为什么佛在《法华经》上《授记品》给咱们都授记了,给咱们在位都授记了?未来一切只要受过三皈依的,佛都授记了。但是你本来就具足,佛不授记你也是。本觉!人人都具足本觉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我的一生都是在苦难中成长,在我呱呱坠地时,一九二七...

他这念头一动,你折了好大的福

打禅七,就是来用功办道的。用功办道是要吃苦头的,坐...

【推荐】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

专注这句佛号,不管念头怎么样

问: 弟子时常静坐念佛很摄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号时...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

拒绝眼前利益的智慧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大学刚毕业的上海小伙子,经营起...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在终南山有两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觉一直没有...

依着这个神咒就能离苦得乐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这个《...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

【佛教词典】粗恶语

即恶口,亦即以粗话骂人。十恶业之一。...

【佛教词典】妙行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行三昧者,...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乖,听话

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

福慧二轮,不可暂废

法身之性,本无差别,佛异众生,修德有功而已。修德亦...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

儿女之贤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间,数十年光阴瞬息即过,若或虚度,则欲再得此...

不要去观察师长这五个过失

我们对于这个法师啊,尽量能够避免啊去观察这五个处所...

动物性食品中存在的五种主要毒素

作者:约翰麦肯道格尔(John McDougall) 注: 本文是...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

转生复仇的黑狗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