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病的对治法

2012/09/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病的六种对治法

(一) 众生的烦恼无量无边,所以对治的方法也多得不可计数。假如把烦恼归纳为八万四千种,那么,对治的法门也有八万四千种之多。(详见《教乘法数》第869页)

一般来说,有六种可以专门对治烦恼和妄念的方法。而前面的五种方法就是天台四教仪和大乘义章里所说的“五停心观”。

1、不净观:观想境界不净的现象可以对治贪欲。贪爱心特别强的众生适合修不净观。例如,假使我们贪恋女色,可以观想人死以后,尸体发胀、变坏、腐烂……终归散灭的样子。这样我们贪欲就会减轻或消失。

2、慈悲观:观想一切众生受苦的现象,可以平息我们的憎恨心。

3、因缘观:观察人生的因果,例如因为过去有无明,所以今生才会投胎。现在有了贪爱和执著,所以将来就会有生老病死。观察因缘可以破除愚痴。

4、数息观:注意数自己的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并且只数出息或入息,而不可出入息同时数。这样练习可以治疗我们的散乱心。

5、念佛观: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和庄严的身像,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

6、空观:观察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体,可以破除我们的执著和死心眼。

心病的另外六种治法

摩诃止观上说,治疗心理的疾病,有六种治法:

1、对治:只用一种药方或一种法门来治疗一种疾病。例如,用“不净观”来治贪欲,用“慈悲观”来治憎恨。

2、转治:即改变药方或所修的法门来治病。例如,用“不净观”来对治贪欲,贪欲没有完全息止,就改修“慈悲观”来治。造就是所谓的“病不转而药转”。

3、不转治:治好某种疾病后,运用同样的药方或法门来治疗另外的病症。例如,运用“不净观”效果特别好,把贪欲平息了以后,还有憎恨和愚痴等毛病,也可以再用“不净观”来治。即“病转而药不转”。

4、兼治:同时运用两种药方和法门来治疗两种毛病。例如,有的人不但贪欲很盛,而且憎恨心也相当强,就同时采用“不净观”和“慈悲观”来治。

5、具治:运用上面四种方法来治,有时“对治”、有时“转治”、有时“不转治”、也有时兼治。

6、第一义治:不是“对治”,不是“转治”,也不是“不转治”,就好像运用“万灵丹”(经上叫做“阿伽陀药”)可以治好所有的疾病。

例如“观心法”可治一切疾病,所谓“观心”就是不必假想,直观心性,从内外推究:心性了不可得,那有生病和受苦的主体呢?例如南岳大师就曾运用“观心法”来治好毒肿。(参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

无形的三千亿财产

世间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忆念佛陀...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

在病患中发明心地

念头未起,灵然清净,本无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

病苦后重生的感悟

提起学佛我真是好惭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真...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突遭不测,这种情况还能往生吗

问: 顶礼法师!弟子突然想,虽然平时也发愿念佛求生净...

良因法师:女居士应避免的8种丑态

学习佛教的教义佛法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

大乘佛法皆说空与不空两方面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

我愿意改变

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

【佛教词典】人仙

乃对佛之尊称。大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五下):...

【佛教词典】受具戒五缘

亦名:受具戒五种具缘成受、具戒五缘、得具戒五缘、授...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

一代高僧古月禅师成就记

本典故系根据带古月禅师去出家的同参达本法师亲自宣说...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一次喝醉,身体九个器官都受罪

几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满满,飘飘欲仙的感觉。...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