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明证法师  2013/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种心态。是婆婆自己本身自私自利,口吐不出莲花而导致吗?我也很想将她视为自己的母亲一样,或许两个人在往昔大概就不好,是什么关系就不知道了?

明证法师答: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太复杂,如果往昔你们两个是仇人,这一辈子,又不懂得怎么化解,你就是怎么看她都不顺眼。不要说她吐不出莲花,即使吐出莲花,你也可能会讨厌她。你会说像你这样的人,怎么居然能吐出莲花来,我怎么吐不出来,你会更生气,怎么你都感到不对头。如果反之,她往昔是你的恩人,曾经帮助过你,这一生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对她特别好,即使她对你不好,她对她也还是特别好,就是想对她好,因为她往昔有恩于你。

含藏种子的第八识,有无量无边的功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需要通过修行慢慢去了解。种子是有力量的,种子不是没有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业力。因为造了身口意三业以后,身口意三业就又回到第八只之中,变成种子潜藏在那里,等到因缘和合的时候,同类的现象就又会出现,就又发生了。业力就会使它再变成现行,种子是有力量的,这种子的力量大到什么程度呢?过去,我们使用那种军用水壶,是铝合金做的,一不小心碰到了什么地方,它就凹下去了。凹一个坑,怎么才能起来呢?把什么东西放到里面去挑,想把它弄起来,使不上那么大劲,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它起来,里边把豆子装满,然后灌上水,豆子吸了水发涨的时候,就能把那个地方顶起来。你说这个豆子的力量多大。

有一家工厂,长房里边水泥地板,鼓起来了,鼓得老高,当然就裂了。这老板看了以后,工人请示这地怎么办?老板想,反正这个地要重新弄了,就说,你把它刨起来吧。一看,地下都长了很多蘑菇的菌丝,是菌丝生发以后,把地板顶起来的,就这么大的力量。我们人也是这样,造作了身口意三业以后,它就有了力量。你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有些力量就会让你受报,哪怕你转世转了几世,也还是会受报。

业力一定会使某些事情,让你受不了,你没有办法的,除了忍受,没有办法。如果说有办法那就是修行。虽然修行也还要忍受,好比你过去世杀过人,那你这世恐怕即使不被别人杀,也要被打得半死,这是你自己的业报。

媳妇跟婆婆的关系,向来是女人之间的麻烦事,为什么?我告诉你为什么,我这个人特别爱乱想,胡乱思惟,什么事情都想把它弄清楚。这婆婆是女人,这媳妇也是女人,这婆婆年轻的时候,她也受过婆婆的罪,时间长了媳妇就熬成婆,她也成了婆婆了。婆婆她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当儿子抓了另外一个女人,居然,亲亲密密在一起过日子,这当妈的心里就有问题了。她对自己的儿子挺好,始终是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个媳妇是她的儿子从外面抓来的,她就看不上了。这个媳妇心想,你儿子对我这么好,当然非常好,可是你居然对你妈,要超过对我好,我就不能忍受,你凭什么对另外一个女人好。儿子说,她是我妈。妈也不行,因为很自私,很嫉妒。这样的话婆婆跟媳妇,这一对矛盾自古以来,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是个解不开的疙瘩。

有没有特殊的,有。那都是因为往昔,互相之间都是恩人,那当然没事。问题的根源在于占有,贪。这个男人倒霉, 两个女人都爱他,都想把他据为己有,可是事实上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儿子大了就要娶老婆,传宗接代要生孩子,要跟老婆过日子,不是总跟妈妈过日子,会搬出去另外住,会另外有房子,不跟妈妈住了。

有的时候回来看看妈妈,老人家心里也不对了,你还想让她口吐莲花,不给你吐吐沫已经不错了。她恨死你了,她心爱的孩子被你据为己有,你把他给弄跑了,天天跟你在一起,老娘不要了。其实不是,生活就是这样的嘛,哪里是不要了呢,在儿子来说,妈妈生我养我,从小屎一把,尿一把拉扯大,我能不孝顺吗,能不管吗,能不给妈妈钱吗?那样不是成逆子了吗,可是老婆她不这样想,所以潜在的一种嫉妒,自私的心理在作祟,就搞不好关系,如何才能搞好关系呢?

学佛,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你婆婆就是你的恩人,就是磨练你成佛的重要的机会,你不能错过,她是一尊佛,化成你婆婆的形象,来教化你,来磨练你,你要感恩戴德,这样慢慢就转化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业障,你这一生不转化,你以后修行还会有障碍。你这一生如果下了功夫,把它转化了,两个人的结,就烟消云散了,消除了,以后就没有障碍了,就是这样。

所以,修行人碰到逆缘的时候,心里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又有了消业障的机会了。如果你心态一转化,婆婆对你好和不好都没关系了。所以,在于你自己而不在于婆婆。她如果是大菩萨,也不见得就一直非要对你好,菩萨有的时候也是心黑手辣,因为对你好没有用,对你不好才有用,他会激发你修行。你看观音菩萨还有一次,专门变成鬼王的样子吓唬阿难,因为阿难不精进,然后去问佛,佛说,七天以后,你就跟它一样,阿难吓坏了,怎么办呢?我不想做鬼。不想做鬼那你就修行吧,佛告诉他应该怎么修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

出家是为了什么

问: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应何去何从? 证严法师...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四弘誓愿该如何理解

问: 什么是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明学长老:恪守印祖规约,道风远播中外

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

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

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佛教词典】六度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

【佛教词典】如实修行相应

(术语)其所修所信相应于法之实义也。...

你是哪一种菩萨

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 (一)悲增上菩萨...

处事的四种智慧

事无难易,关键是人能干与否。一个能干的人,再难的事...

您是尊贵的佛陀,为何也会衰老生病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陀以后,观察到佛陀身体有些不...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败将」言勇

上天偶尔也会眷顾需要机会的人。 吊桥上立了一个牌子...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记住别人的好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 对我们...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