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2013/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意思就是说,人被他物或外境所役使,做他们的奴隶。奴隶是什么?就是为主人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如今世间早已废除了奴隶制度,为何仍有人被称之为奴呢?最近我看到上海文汇报的一篇文章——《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文章指出,在目前的新潮下,“白领”中涌现出一大批“奴隶”来。字典里,对于奴隶的解释是:须为奴隶主干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文章说:“现实中,则生活着这么一群‘奴隶’拥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靠为雇主服务赚取报酬;同时,须向某个或几个‘债主’提供财力支持或无报酬的服务,不能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债主’或是现实存在的房子、汽车、奢侈品,也可能是虚拟的人情世故、理想抱负。我们将这些白领‘奴隶’简称为‘白奴’。”

文章详尽的介绍了“众白奴”的事迹,人们看到他们劳苦不堪,愁悲的境遇后,不禁为之扼腕叹息;或同情其遭遇;或诚劝其规划人生,摆脱奴命,其说不一。

究其沦为“奴隶”的原因,乃是因人之贪欲而起。心慕虚荣、妄思攀比,诸多诱惑,放恣贪欲,无有止境,堕于深壑,不能自拔。

我们先来看看古人对物与人的关系,是怎么说的,《管子》说:“君子使物(驾驭物),不为物使(不被物所驾驭)。”荀子说:“君子役物(役使外物为我所用),小人役于物(被物所役使)。”都是教诲人们不被外物所役使,要做“物”的主人。

在修身做人的功夫上,《大学》有着精辟地论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摆正心态)者,……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面对“物”的诱惑,心有好乐,身心就不能得其正。所以面对车、房等物的诱惑,心不在焉(心不在物上,心不为所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能奈我何!做自己的主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可惜有些“白领们”没能做到这点。

佛家经典《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意思说:无始来(诸法因缘生故,无始无终,故曰无始),一切众生(三界六道),为了“物”迷失了自己,失却了本心(即佛心,觉悟之心),被物所变动、支配。在变动、支配的同时,还执迷于“物”的大小、高低、优劣、深浅、等等色相。如若人能够变动、支配“物”了,那就与佛没什么两样。其实众生与佛本来平等,无有两样。只因心被物所迷,被五欲(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污染,失去本来的心性,成为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

被誉为当代大儒的梁漱溟先生,在他的著作《人心与人生》中指出:“禽兽是头脑为其身体而用的。亦即心为(被也。下同)形役(被形骸所拘束、役使)。吾人的生命反之,即形体为役于头脑,为役于心。心有一息之懈,便落于形体中。局限而失其通焉(若拘于此,即失却了人的理性与灵通)。”观此不由惊愕者再,叹息者再,戒慎者再!悲夫!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灵长动物,理应以心役物,以心支配形体和外境,做他们的主人。但是有些人往往失却了心性,没有了自觉。禅宗把人的灵妙之心性,称之为主人翁。记得有这样一则公案:

玄沙问僧:“瑞岩有何言句?”僧云:“长唤主人公,自云:喏喏,惺惺着,他日莫受人谩。”

公案的意思是说,唐·玄沙师备禅师有一天问一个僧人:“瑞岩师彦和尚常有何言语?”那僧人答道:“他一天到晚,总是叫自己主人公,然后自己应答:‘是,是。清醒着点,日后不要被人欺瞒了(今说不要被人忽悠了)。’”我们是不是也应当向瑞岩和尚学习,经常呼唤自己的主人公,时时别忘了自己是自身的主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不动心才是真修行

某处闹着灾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尽些济助之心,因...

他这念头一动,你折了好大的福

打禅七,就是来用功办道的。用功办道是要吃苦头的,坐...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专注这句佛号,不管念头怎么样

问: 弟子时常静坐念佛很摄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号时...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学佛人的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

这四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好好利用一分钟,与随意浪费一分钟,看似没什么区别,...

【佛教词典】中国

亦名:梵国必中、梵土中边 子题:大夏、金刚轮、中华、...

【佛教词典】欲天

【欲天】 指欲界的诸天。有六重,称为六欲天。《俱舍论...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三只桶

青年人即将走上社会,为此惴惴不安。临行前,青年人来...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图解

我们在学习师父一部开示的时候,最好将师父所讲的大纲...

生气的乌龟

有一天,佛陀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在阿练若池水边...

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心平气和;不平则鸣。人因为经常互相比较、计较,觉得...

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是...

大安法师:往生极乐要如何发心

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五蕴的可怕就是「变状如是」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本来是五种功能,就是一个色受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