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怡山发愿文

2013/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怡山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称自己名)。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躭(dān)人,举枉措直。累生业障,一切愆(qiān)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

所愿:

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

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衹(zhī)之劫海。建法幢於处处,破疑网於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

然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火镬(huò)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霑(zhān)利乐。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kē);饥馑(jǐn)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něi)。但有利益,无不兴崇。

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汨没,舍万劫之爱缠。等与众生,齐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结壇

礼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已上因缘三世佛 文殊普贤观自在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处世界 若虚空 似莲花 不著水

心清净 超於彼 稽首礼 无上尊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注:怡山了然禅师:怡山发愿文的作者是唐朝的了然(亦作皎然)禅师。师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为谢灵运十世孙,擅书法,堪为有唐诗僧之翘楚,一代之伟才,初期禅宗碑文多出自其手。师所撰的怡山发愿文亦被十方丛林定为课诵的发愿文。

这个发愿文十分重要,它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忏悔,即“自违真性...沥一心而忏悔”这一段。忏悔就是否定自已,当我们敢于否定自已的时候,才能超越自已,如果我们不敢否定自已,不敢认错,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二个部分是“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就是发愿要修行,此愿不止于今生今世,而是生生世世的。

最后“正信出家,童贞入道....”是出家人的愿,及现在还没有因缘出家的人所发的愿,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出家,而且可以在身心很清净的情况下修行,即文中的”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

让愿力强过业力

神通力虽不敌业力,可是业力不敌愿力,往生极乐的念佛...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夫欲念诵,灭罪障,助菩提,应须发愿。先净三业,十指...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

心中妄念纷飞,要用什么方法对治

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答:佛在《...

夫妻间该如何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佛教词典】自性相

【自性相】 p0597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自性相...

【佛教词典】续命神幡

祈祷药师如来所用之五色神幡。以得延命增寿之益,故有...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

人生中需要放下的八样东西

1、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

最初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心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

破庙的感慨

三个法师在一破庙里相遇,对那座庙的破败他们很感慨。...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恭敬得延寿

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